缩略图

新形势下江门市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发展研究

作者

温慧燕

江门市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会 529000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从重视增量逐步向品质优先转变,这就需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文章从江门市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出发,从功能、服务和模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并结合其他产业的服务系统建设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构建江门市孵化企业服务系统的设想与办法,以此促进孵化事业健康发展,完善孵化职能,为相关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发展研究

当前,诸多企业借由孵化载体而产生,有些公司在离开孵化器后,还能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已成为促进国家高科技工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国家继续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逐渐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新时期的孵化器需要以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为核心,实现新的升级和发展。

1孵化器的基本职能

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是为高科技新创企业提供孵化场地和办公场址,通过培训、辅导和咨询等方式,降低创办企业的风险,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促进技术公司的成功运营。

孵化对专业劳动分工和规模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在全国创新体系中发挥显著作用。这方面的研究者们定义了孵化服务的含义后,认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应该把重点放在提升孵化能力上,主动地扩大和改进孵化服务,以硬件资源的供应为基础,提供优质孵化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对孵化企业的成长轨迹进行剖析,总结出孵化企业的服务模式。

2江门市孵化器建设现状分析

自2005年我市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以来,孵化器建设从萌芽起步到蓬勃发展,从星星点点到棋布五邑地区,从艰苦创业到广受认可,在轨道交通、重卡和商用车、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教育装备、大健康“五大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探索出具有江门特色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而科技企业孵化器更是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科技企业及新兴产业的双创梦工场,持续不断地为我市经济发展输入新鲜血液,成为我市创造经济新增长点的主力军,谱写了科技创新事业的新篇章。

江门市的孵化平台正蓬勃发展,成为创新创业的强大引擎。随着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城市实现孵化“灭零”,在江门市的七个区中全部实现孵化器的建设,全面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目前,江门拥有市级及以上孵化器36家,其中国家级、省级孵化器18家。截至2023年,已有超过1100家孵化企业入驻,超过700家企业从孵化器中走出,江门市创孵机构不断涌现。

3科技型孵化器发展的提升策略

3.1提升企业孵化器的能力与水平

要充分适应孵化企业的需要,推动孵化企业有序发展,就需要加强对孵化企业的管理。建立明晰的管理体制,明晰责任、职权、任务划分,构建专业管理体系,并改进现行的服务内容和流程,促使服务效益得以充分显现。基于行业标准与企业实际情况的考量,制定企业(项目)的入驻标准、孵化企业(项目)的退出原则,以及孵化企业(项目)的管理规范。强化技术人员培养与引进,拓宽孵化企业管理和创业服务人才技能的渠道,组建企业帮扶机构,为入驻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精准创业服务。通过对孵化企业业绩的考核,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充分发挥孵化器企业的投入热情、创新能力。借助各项新的技术方法,采取不同手段,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孵化服务团队,提高孵化器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准,提升孵化的实效。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构建“众创-孵化-加速”的孵化机制,为企业提供全过程的经营服务,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加强孵化企业的市场运作,促进企业经营,建立可持续的经营模式,增强企业的品牌效应。

3.2集聚融合各类企业和创新资源

作为一个中介服务组织的聚集场所,孵化载体起到资源分配的功能,不仅要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孵化服务,还要动员专业组织,提供完整的服务链条,促进孵化服务与市场融合。一是构建与各类专业协会、行业组织的联系,致力于服务孵化企业。二是要选择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规模和服务水准的中介机构,为孵化企业提供中介服务。三是把孵化基地与高科技园区和城市工业园区连接,让企业能够在园区内进行对接。四是将闲置资源、多余的生产能力向孵化企业倾斜,减少孵化企业的运营成本。五是要发挥行业协会、联盟等组织的作用,推动孵化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技术交流,在技术运用、日常管理等维度展开深入沟通与协作。

3.3加快培育专业孵化器的步伐

专业孵化器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特殊形态,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地区经济状况和优势产业等因素,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以推动本地区重点行业和专业领域研发成果转化为中心,为各行各业创建专业孵化器。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骨干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投资组织等,积极参与孵化载体的建设。推动开放式共享创新创业资源,推动不同规模企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整合,形成一批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加快区域内创新创业资源的聚集与再分配,同时,促进我国高科技孵化器在国际上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生态化的高品质孵化器体系。

3.4加快孵化企业的质量和效益

孵化工作要由量变转向质的发展,由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过渡。一是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根据统一的规划与安排,实现孵化器投资主体的社会化,为孵化器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制定业务评估准则,强化运行评估、科学评判,推动孵化企业不断提升。三是选择和推荐具有较高专业服务水平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孵化机构,从重视增量向量质并举转变。四是通过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实现创业和资金的充分结合,把竞赛和孵化基地建设结合,发掘优秀的创业企业和项目,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联系。五是支持银行、信贷机构等金融机构开展科技信贷、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科技融资服务。

孵化器要主动地与国际创新创业网络融合,通过国际技术转让、境外孵化等方式,将优秀的海外项目、技术成果、人才等资源引入国内,推进企业提供与海外市场的对接,扩大就业途径,鼓励留学人员、科研工作者和大学生自主创业。

3.5加强政策倾斜与支持

当地政府及科技部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要在孵化器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金融等方面给予扶持,从政策、规划和制度等方面对孵化器进行规范,营造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环境。一是充分发挥江门市各地区的产业优势,制定区域性产业政策,以改善其在区域内的布局格局。二是学习广州的经验,以专业化和产业链为核心的孵化器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逐步建立健全的扶持政策,为培育优秀企业创造有利的环境。三是重视不同部门之间的产业政策协调,为孵化器中的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加速产业优惠政策的落实。四是要发挥与港澳接壤的地理位置优势,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港澳台孵化器和区域孵化器之间的沟通、配合。五是要健全支持政策,拓宽孵化器质量保证途径。六是完善容错与纠错机制,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包容和扶持的创业文化。

结语

基于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发展现状的考量,提出以“创业苗圃+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为中心的孵化模式,创业服务系统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孵化服务标准架构具备很好的可扩充性,可为未来孵化企业的创业服务规范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蒋键,李欣,范军,等.科技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模式、路径及对策研究——基于广东省东莞市的调研分析(2018—2021)[J].中国高校科技,2022,(07):27-34.

[2]王珊珊.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案例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7):61-65.

[3]王进,金春鹏,李广众.推动科创载体革新,塑造江苏研发创新新空间——基于浙江、广东科创载体的创新实践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6):169-171.

[4]李凯歌.“互联网+”环境下以“工作室制”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5):152-153.

姓名:温慧燕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广东江门

现有职称:科技情报研究实习员

研究方向:科技情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