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高中语文深度阅读实践探究

作者

韦前进

淮安市淮海中学 223300

摘要:本文旨在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方式,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深度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以促进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教学质量

一、深度阅读的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更加重视综合能力考查,高考考题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题型更灵活化、更文本化,更综合化。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内容浅层化、教学方法单一化等问题。因此,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深度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深度阅读的概念及其意义

(一)深度阅读的概念

深度阅读是一种强调理解、分析和评价的阅读方式,它要求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对文本字面意思的知晓,而是鼓励学生超越文本的表面意义,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和阅读技巧,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剖析和探究,以理解其背后的价值取向。

(二)深度阅读开展的意义

1.提升语文素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深度阅读的掌握、应用,能够帮助学生逐渐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并掌握其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培养思维能力

深度阅读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日常深度阅读训练中,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质疑、分析、综合、评价,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文本解读,提升他们的批判性、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拓宽文化视野

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关注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和全球视野。

三、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精选阅读材料

深度阅读的关键在于阅读材料的精心挑选,这是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基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既能给予学生一定的挑战,又不会让他们因难度过高而产生畏难情绪或挫败感的材料。

对于高一学生,教师可以精心选择《百合花》等作为深度阅读材料。《百合花》,这篇小说通过细腻且动人的描写生动展现了人物之间那份真挚纯粹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人性温暖、人性伟大、人性高尚。对于高二的学生,《过秦论》等这样的经典文言文无疑是极佳的推荐。在阅读《过秦论》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贾谊对自己惊世才华的自誉和官途坎坷的自怜,同时领略古代骈文那无与伦比的魅力。至于高三学生,选择一些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评文章,可以引导他们紧密结合现实深入思考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让他们的思维在深度阅读中不断深化。

(二)设计层次性阅读任务

为了满足不同阅读水平学生的多元需求,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阅读任务显得尤为重要。从最基础的字词理解、内容概括,到对文本结构、写作技巧的细致分析,再到对主题的深度探讨和批判性思考,每一个层次的任务都承载着特定的目标与作用。

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找出文中描写秋景的词句,并且要求他们准确地概括出故都秋景的显著特点,旨在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理解。接着,进一步要求学生深入地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精妙地表现秋景,比如对比、衬托等。而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刻地思考作者为何对故都的秋怀有如此深厚的情愫,深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通过一系列层次性任务的设计和实施,能够让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逐步提升,实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对阅读能力、思维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极为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为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注入强大活力的关键所在,

如在学习《拿来主义》时,教师首先运用讲授法,详细且全面地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鲁迅独树一帜的杂文风格,让他们对文章有初步的认知和理解。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拿来主义”在当今社会所具有的现实意义。接着,让各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开展全班性的广泛交流和深入评价。通过综合应用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切实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让他们在深度阅读中不断提升自我。

(四)注重阅读反思和评价

学生对阅读过程进行深入反思,能够助力他们系统总结经验教训,清晰发现自己在阅读方法、理解深度、思维角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当完成《赤壁赋》阅读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理解文中哲理时遭遇的困难,以及是如何成功克服的。同时,教师需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全面评价,明确指出他们在对苏轼情感变化的精准把握、赋体特点的深刻理解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建议,从而促进学生调整阅读思路、纠正阅读感悟,并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教师培训

通过不断学习和掌握深度阅读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深度阅读的内涵和要求,从而在教学中更加准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的过程中,也能够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到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

(二)构建良好阅读环境

其次,学校应致力于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时事杂志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此外,舒适的阅读空间也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组织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教师应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兴趣和需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同时,教师还应该定期对学生的阅读计划进行检查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在深度阅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深度阅读是促进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精选阅读材料、设计层次性阅读任务、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以及注重阅读反思和评价等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是实施深度阅读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席雪晴.发现学习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汉字文化,2024,(06):152-154.

[2]巫万雯.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启迪与智慧(上),2024,(03):3-5.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四期立项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课堂深度教学研究”(编号:2021JY14-L29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