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应用探析

作者

韩俊梅

河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河北石家庄市052160

摘要:高职院校的职责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导致课程教学效果欠佳,引发社会人群的质疑,只有顺应时代发展,主动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助力于国家的经济建设。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创新;课程

随着时代的快速更新,当前急需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捷。平面设计是将几个形状规则的简单图形,依据设计要求在相同的平面上进行拼接,从而形成新的图案。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大多是教师首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安排学生进入微机室动手制作作品,这种教学手段过于陈旧,学生只能掌握零碎知识,而实际动手能力欠缺,不易于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1]。对于高职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来说,只有及时转变教学思想、引进新型教学方法,尤其是进行教学创新尤其重要,采用新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气氛沉闷的情况,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创新思想,发展学生的创新水平。

一、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暴露出的不足

(一)大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受阻

平面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将软件作为一种工具,而不能达到课程教学所需的真正效果。如果想要创造一个成功的作品,务必要融入自己的新型想法,作品必须要突出自己的创作思想。当前,大学生均能通过计算机使用不同类型的软件,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展示素材与效果图,大学生能够根据材料完成任务。但假如教师为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要求大学生依据主题思想自由搜集材料,发挥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而且要与主题思想相契合,则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有的大学生设计的作品新意不足,只是将一些材料凑在一起,甚至有的学习成绩较好的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会感到无所适从,不能按时完成操作任务,就业中遇到各种困难[2]。

(二)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

在当前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大多情况下是教师出示一个案例,大学生根据教师的操作步骤完成一个相同的案例,这样不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更制约着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全部主宰着课堂走向,成为大学生课堂行为的全部包办者。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讲解时间过长,留给大学生亲自动手的时间过短,这样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不利于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从而出现了学习主动性不足的情况。而且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只掌握了不同阶段的各个知识点,而不能将这些知识点有机联系在一起,更不懂得融会贯通的方法,遇到教师安排一些综合性的案例时,则感到束手无措、力不从心[3]。

(三)教师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教师使用的教学案例大多相同或相近,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使用的例题不会出现变化,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同时使用相同的例题。但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必须要意识到课程应用范围包括创建网站等各个领域。而这些行业处于快速发展变化当中,其内容更新速度更快,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时进行创新,才能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相一致。传统教学内容会导致大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市场发展相脱节,不能准确控制作品创作与创意,表现为“只能模仿,而不会创作,只懂得操作方法,而不具备创作意图”,在上述问题的影响下,平面设计专业大学生不能实现顺利就业。

二、平面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创新的策略

(一)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平面设计课程教学中,通过认真分析高职大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基本软件操作技术,鼓励大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先主动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处理问题,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以后,还需重视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如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首先考察大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然后鼓励其展现自己的创新水平,但不可忽视的是,具备创新意识是上述各项工作的前提,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依据自身想法去完成任务。

(二)确定平面设计作品主题

平面设计课程要求大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因此不但要熟悉各类软件的使用方法,而且还需拥有新型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不同学习内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举行班级平面设计作品展示活动,教师亲自选择活动主题,每组学生根据老师确定的活动主题来思考作品创作意图,在各个小组全部结束操作后,小组间相互评价,评分内容主要包括作品是否具有新意、立意是否正确、应用颜色情况等。通过此项活动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小组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同时还能引导大学生主动投入到创作过程中,还能使大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4]。

(三)引进新型教学方法

要想实现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创新,则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思想,“以教师为核心”、“教师主宰课堂”的观念已经过时,要真正基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思考,为大学生预留充分的空间与时间,支持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创新。教师要认真了解大学生关于作品的想法,鼓励大学生在作品创作中展现自己不同的思维,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去选择学习内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大多情况下鼓励大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从事创作活动,然后引导大学生根据作品实用情况借助材料美化图片,这种教学方法只能保证大学生掌握一种构图的做法,而并不了解其他知识点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策略,遇到困难后不知自何处入手,因此创作的作品大多雷同,缺乏新意。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引进新型教学方法,鼓励大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创造,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5]。

(四)创新课程考核方法

项目课程考核方式也需创新,在大学生学期末上交的课程设计作品当中,还需重视考核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此方面的考核指标应该有所增加。平面设计课程考核要重视其学习过程的考察,如每间隔一定时间则根据学习重点设计一个题目,支持大学生大胆创作,以此发展其创新思维,将考核重点集中于作品与众不同之处。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可进行校内作品展览活动,鼓励大学生相互评价、相互指导,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而且还能刺激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时,可分小组设计一个要求较高的作品,如确定一个主题,要求依据主题制作各种图片,力争通过一张张图片来烘托主题,进一步突出主题思想。这样不但能够全面考核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使大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力量。依据本学期每周作品质量、学期末小组合作创作作品质量,在全面考量的基础上确定大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

三、结语

只有实现创新,一个国家或民族才能得到发展,而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平面设计课程开展教学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深入探索、积极思考的前提下,高职院校通过平面设计课程创新教学,刺激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其创新水平,引进新型课程教学方法,同时应用最为新颖的评价手段,防止课程设计作品出现雷同的情况,从而帮助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苗子烨.浅谈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与教学特色[J].企业导报,2023(01)

[2] 何进媚.对高职高专院校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23(02)

[3] 薛银燕. 高职学院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基本问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3(06)

[4] 井晶. 高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23(10)

[5] 丁超. 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体会[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