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我院患者血浆中亚胺培南的浓度
王翠蓉 万盼婷 (通讯作者)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 江苏 南京 210011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灵敏、精准有效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用于我院使用亚胺培南的患者血浆中的亚胺培南的定量,以支持我院使用亚胺培南的患者进行广泛的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方法:该方法使用Supersil HILIC(4.6mm×250 mm,5μm)色谱柱,MES(2-吗啉乙磺酸)作为样本稳定剂及溶剂,流动相条件经预实验设置为0.01 mol/L乙酸铵水溶液-乙腈(30:70, v/v),流速条件为1mL/min,柱温设置为35℃。进样量:50μL。结果:可以覆盖正常亚胺培南血药浓度范围。加权回归方程为A=11973.3006×C+1191.8434。结论:本实验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HPLC法,用于测定我院患者血浆中亚胺培南的浓度。
【关键词】HPLC法;亚胺培南;治疗药物浓度监测;方法学;药代动力学
建立一种简单灵敏、精准有效的检测方法,以期对我院使用亚胺培南的患者进行广泛的药物浓度监测,对于促进我院亚胺培南在治疗过程当中的合理使用,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辅助临床医生优化给药方案,促进我院亚胺培南的合理化使用[1]。
材料与方法
1.仪器与试剂
【仪器】 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TDL-80-2B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XW-80A旋涡混合仪(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
【试剂】 亚胺培南标准品(EP)(纯度:>98%);吗啉乙基磺酸(MES)(上海Aladdin,纯度:99%);用作流动相的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健康人体空白血浆
2.方法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Supersil HILIC (4.6mm×250 mm,5μm)
2.2 稳定剂配制
称取MES(2-吗啉乙磺酸)2.54g,用100mL去离子水溶解,用NaOH调节pH至6.80,混匀后,放入4℃冰箱冷藏备用。
2.3 储备液、校准物(系列标准溶液)的准备和质量控制
精密称取50mg亚胺培南对照品,加MES溶液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为10g/L的对照品储备液,得到相应浓度。
2.4 血浆样品的处理
取血浆200μL,并加入200μL的MES溶液作为稳定剂以600μL的乙腈沉淀蛋白。
3.方法学考察
3.1 考察基质效应和专属性
3.2标准曲线制定与线性范围考察
按“2.3”项下方法,进行HPLC测定(每个浓度测定三次并取平均值)。
3.3 稀释和残留的影响
用稀释至空白血浆中HQC水平的样品验证血浆样品稀释的效果。取HQC水平的血浆样品。
3.4考察准确度与精密度
将准确度设定为相对于理论值测得的HQC、MQC和LQC浓度的5次测定的平均值。
取5份HQC、MQC和LQC浓度的质控样品,用以考察批内准确度、批内精密度;3天内连续测定3次,考察批间准确度、批间精密度。
3.5 提取回收率考察
取HQC、MQC和LQC浓度的质控样品,得到各样品的峰面积(A),计算提取回收率(AES/AEC×100%)。
结果
1.方法专属性
在本实验总结改进文献的色谱条件下,亚胺培南样本的峰形良好,经过反复测定,血浆内源性杂质以及该方法使用的所有其他试剂对其测定均无干扰。
2.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
标准曲线的加权线性回归方程为A=11973.3006×C+1191.8434(r>0.9999),回归截距在统计学上不为零(图3)。
3.精密度与准确度
依据实验统计结果,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见表1.
HQC、MQC 、LQC样本的批内和批间准确度均>90%,精确度均<5%。
4.提取回收率
提取回收率的结果见表2。相对回收率均>90%。
讨论
亚胺培南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临床应用时,评价亚胺培南有效浓度范围离不开对于细菌培养的MIC[2]值,抗菌效果依赖于主要药动学/药效学参数是维持2次给药间隔的血药浓度大于病原菌最小抑菌浓度的时间[3]。
就一些重症感染患者、肾病患者以及儿科患者等特殊人群来说,其体液分布、血浆蛋白水平、肝肾功能等与普通成人患者不同;并且,重症感染及肾病患者往往需要同时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甚至ECMO等治疗,这些对亚胺培南的PK/PD均有影响[4]。若体内药物浓度过低,不但不能达到有效治疗效果,反而会诱导细菌耐药;反之,若浓度过高,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会显著增加。如果能够监测患者体内亚胺培南浓度,则能够在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前已述及,我院亚胺培南的用量较大,特别是重症感染患者、肾科患者在使用常规给药剂量时,易出现血药浓度过低达不到治疗浓度抑或是超过目标浓度导致不良反应等情况发生,因此,通过测定我院使用亚胺培南的患者血药浓度,并根据测定结果优化给药方案,从而保证有效浓度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亚胺培南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于亚胺培南的个体化用药及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我院危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具有非常重要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章英,邢冬,李斌,等.UPLC-MS/MS 法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浓度[J].药物分析杂志,2017 37(11):2076.
[2]刘浩,王红武,仇仕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峰形研究Ⅱ.亚胺培南色谱峰的展宽和裂分[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3, 28: 468-471, 474.
[3] 王晓雪,陈文清,孔旭东,等.人血浆中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UPLC-MS/MS分析方法建立及治疗药物监测[J].中国药学杂志,2018 2(53):218.
[4] 郭楠,詹莹,邵华,厉伟兰,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症患者的亚胺培南血药浓度[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08),64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