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引领下的青年党建创新路径探索
张思捷
银川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宁夏银川市 750011
摘要:本研究以文化自信为理论引领,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党建创新路径。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如何通过强化思想引领与文化认同,提升青年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其次,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在青年党建中的应用,通过革命精神传承增强青年党员的历史责任感与组织认同;最后,结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探讨党建宣传方式的创新,构建高效互动的党建传播新模式,推动青年党建工作与文化自信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青年;党建
引言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关键作用。随着党的建设不断深入,如何将文化自信融入青年党建工作,成为当前党建理论与实践的重点议题。青年群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素养和政治认同直接关系到党的长期执政基础。因此,探索文化自信引领下的青年党建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文化自信概述
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其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认为它是一个国家发展道路上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厚力量源泉。文化自信的核心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认同,并将其融入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和个人信仰中,从而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文化认同,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文化自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撑,也为新时代青年党建工作注入了新活力。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扣文化自信这一核心,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理解,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尊崇,更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中华文化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积极构建。这就要求青年党员不仅要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还要能够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因此,在文化自信的引领下,青年党建工作需要充分发掘文化的动员力与凝聚力,将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创新性的路径探索,增强青年党员的政治认同与文化归属感[1]。
二、文化自信引领下的青年党建创新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相结合的青年党建创新
在文化自信的引领下,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党建的有机结合成为推动党建创新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化思想引领、提升青年党员政治意识的核心功能,而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承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紧密结合,不仅能够有效增强青年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认同,还能够在情感层面进一步强化青年群体的文化归属感与民族自豪感。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结合的青年党建创新,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借助党的历史成就、红色文化资源等多维度资源,推动文化自信理念在青年党员中的全面传播,促使青年党员在思想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情感上形成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并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理解。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应进一步优化教育方式和内容设计,积极探索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多样化表达形式,如结合新媒体技术手段,提升文化自信在青年党员教育中的渗透力与吸引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向“交互体验”模式转变,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青年党建创新路径[2]。
(二)结合红色文化资源的青年党建创新
在文化自信的引领下,结合红色文化资源推动青年党建创新,既是对革命传统精神的传承,也是深化青年党员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青年党建工作,能够有效增强青年党员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意识,进一步坚定青年党员的理想信念。在具体实践中,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应注重与青年党建需求的紧密契合,通过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实体载体开展沉浸式体验活动,增强青年党员的情感认同。同时,利用红色故事、革命英雄事迹等内容深化思想教育,使青年党员在感悟党的伟大奋斗精神中不断增强对党的历史认同与文化自信。此外,应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创新红色文化资源的表达方式,如通过新媒体平台构建“红色文化云展览”与“线上红色课堂”,拓展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路径,提升其对青年党员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激发青年党员主动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内在动力。通过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创新运用,青年党建工作不仅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实现深层次突破,还能在实践中进一步夯实青年党员的政治觉悟与组织认同感,形成文化自信引领下的红色文化资源与青年党建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创新路径。
(三)新媒体时代党建宣传方式的创新
在文化自信引领下,新媒体时代的党建宣传方式创新是青年党建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党建宣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和多样化手段,使得党建宣传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多元化与互动性。基于新媒体技术,青年党建宣传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新型传播渠道,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传播策略,提升党建内容的传播广度与影响力。在具体实践中,党建宣传方式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对传播内容的精准化设计,党建宣传需结合青年群体的兴趣特征与思维习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党的历史、理论成果及时代精神,增强其对青年党员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其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精准推送与个性化服务,确保党建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给青年党员群体,增强宣传效果[3]。此外,应创新互动参与形式,通过直播、线上讨论、党建知识竞赛等方式,增强青年党员对党建活动的参与感与代入感,推动其在互动中深化对党的理论认知与文化自信的认同。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社交属性,鼓励青年党员自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党建心得与思想感悟,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党建宣传新格局。
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支撑,在引领青年党建创新过程中具有核心作用。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青年党员的思想认同与政治素养;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能够深化青年党员的历史责任感与组织认同;结合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创新党建宣传方式,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青年党建工作的创新,不仅是对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牛文利.扎实推进党建带团建动员引领青年与党同心、跟党奋斗[J].中国共青团,2024,(19):28-29.
[2]杨佳琦,白喆,赵禹勋,等.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增强青年党建育人实效——以00后大学生为视角[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20):110-112.
[3]潘亚.新时代主流媒体青年党建工作探析[J].四川劳动保障,2024,(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