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
辛欣
重庆市奉节县永乐镇永乐小学 邮编:404699
摘要: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中小学生的作业总量和时长,以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提高对作业的重视程度,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布置作业,以保证教学质量与“双减”政策相协调。教师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入手对作业进行优化,合理控制作业总量,丰富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作业在全面育人方面的功能,避免因减轻学生负担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由于小学语文学科内容涵盖广泛,表达形式多样,教师更需要在作业设计上投入精力,通过不断探索和优化,使语文作业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引言
以往小学语文教师设计的作业存在总量较大、千篇一律、新意不足等问题,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消磨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双减”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要求教师缩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全面地了解“双减”政策的要求,高度重视作业的优化设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以此有效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
1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一方面,教师求多求深,既占用了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影响学生的多元发展,又增加了学生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保持语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存在主导思维和主观特征,设计作业内容的难度、学生的作业完成效果,都是教师个人的评价与总结,既不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创新,又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另外,作业沟通途径不健全、家校合作不完善、作业设计内容狭窄、难度忽视学生的不同层次,也是突出的问题。
2“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2.1合理分配作业量
“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想要实现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小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角度思考作业数量的控制策略,有效降低学生在作业完成时面临的学习压力,在自主成长与进步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学习感悟。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需要改变传统题海战术的束缚,合理控制作业量才能够保证作业成效,仔细分析学生在作业完成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关规定,控制作业的完成时长,降低学生在作业完成阶段面临的学习压力。选择一部分实践性作业内容,让小学生通过自主访问与探究的形式,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途径向家长询问小学生在作业完成时的实际状态。调查统计小学生完成作业的具体时间,针对当前语文作业优化设计要求收集相关教学素材,在作业设置形式上进行创新,及时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与联系,不能盲目地进行作业增减,在减负的同时保证作业设置的合理性。
2.2提升质量,优化作业的设计空间
提升课堂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了保障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得好,悟得深,记得牢,能够有效地消化课堂所学知识,那么就可以少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在作业内容上可以针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基础性知识的巩固就可以不再占用学生的作业时间。因此,作为教师,要统筹课内课外,把提升课堂质量和优化作业设计统一起来,“两手抓”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关注实践,融入学生生活
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运用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语言运用规律。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要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在实践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教师可以通过实践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要充分发挥实践作业的作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其在完成实践作业的同时,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深化对生活的感悟,将学到的语文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生活中。
2.4提高作业反馈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阶段,融入多元化发展理念,保证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整体效果,确保“双减”政策有关规定的稳定落实,实现预期设置的实践目标。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整体学习能力的进步,通过对小学语文作业完成情况的优化评价,设立明确的实践目标,让小学生深度掌握作业的主要特点,有效降低在作业完成阶段存在的不认真情况。教师要肯定小学生的努力,认可小学生的天赋,当小学生在作业完成期间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要明确指出小学生现存的学习不足,在作业完成期间端正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保证小学生作业完成的主动性。优化传统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形式,观察语文作业对小学生的实际影响,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内容进行客观评价,教师根据最终的反馈结果及时进行反思与调整。不能盲目地从学生身上找问题,而是要分析当前作业设置阶段存在的漏洞和不足,优化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评价手段,适当地引进家长参与评价机制,调查与了解家长的观点和看法,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寻求突破。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业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是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改变以往形式单一、千篇一律的作业设计方式,积极践行“双减”理念,提升作业的质量,减轻学生的负担,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同时优化语文作业的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从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潘银娣.“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J].学园,2022,15(20):84-86.
[2]杨颜瑄.“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J].天津教育,2022(20):4-6.
[3]唐晓俐.试论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2(2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