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探索
张连爽
榆树市太安中心小学校 吉林省榆树市 130400
针对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言。语文一直都是极其关键的科目之一。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提质增效,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发展、思维培养和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精心备课,明确教学目标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精心备课,才能明确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备课的质量,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课文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情感。挖掘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如字词、语法、修辞、写作手法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要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可操作,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1.情境创设法 :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播放优美的古典音乐和与之对应的自然风景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如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展示空山新雨后的山林美景、清泉流淌的画面以及悠扬的古琴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还可以利用动画演示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内容,使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直观。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播放相关的动画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五壮士的英勇无畏和壮烈牺牲。
2.角色扮演法 :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课文中的角色和情感。例如,在学习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时,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小鸟的角色,通过表演来理解故事的寓意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于一些历史故事或小说片段,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人物关系。如学习《草船借箭》时,学生们分别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等人物,再现草船借箭的场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合作学习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将学习成绩较好、中等和较差的学生搭配在一起,同时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让性格开朗的学生和内向的学生相互搭配,以促进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明确小组分工,每个成员都有具体的任务,组长负责组织讨论、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发言人负责代表小组进行汇报等。这样可以避免个别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和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要及时评价小组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4.游戏教学法: 设计有趣的字词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字词知识。例如,“词语接龙”游戏,让学生依次说出以某个字开头的词语;“猜字谜”游戏,通过谜面让学生猜出相应的汉字;“词语大比拼”游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出尽可能多的与某个主题相关的词语;“阅读”游戏,开展阅读竞赛活动,如“读书达人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然后进行答题竞赛,根据答题的准确率和速度评选出读书达人。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字词游戏,如“汉字听写大赛”APP,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字词书写和认读能力。
三、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
课后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巩固,也是课堂知识的有效延伸。但是,教师不能过度布置作业,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和学情布置多种类型的作业,保证作业的普适性和针对性。
1.分层作业 :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作业分为基础、提高、拓展三个层次。基础作业要求全体学生完成,主要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提高作业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拓展作业则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进行深入探究和创新。例如,在学习完《穷人》一课后,基础作业是抄写生字词、背诵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段落;提高作业是续写故事,想象桑娜一家之后的生活;拓展作业是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并写一篇读后感。
2.趣味作业 : 设计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制作手抄报、编写故事、进行角色扮演等。
在学习《草船借箭》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中的场景。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3.实践作业 : 结合生活实际,布置一些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后,让学生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写一篇观察日记;或者让学生为家人做一道菜,并记录做菜的过程和感受。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4.个性化作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设计个性化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学习兴趣。
四、加强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
1.推荐好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学的魅力,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交流读书心得,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建立阅读评价机制。建立阅读评价机制,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总之,“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课堂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在“双减”背景下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顺应教学改革趋势,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以便于增加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宋晨溪 .“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J]. 辽宁教育 ,2022(01):68-70.
[2] 吴鹤行 . 浅述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增效减负 [J] . 基础教育论坛,2021, 13(16) :45-46.
[3] 韦宇婕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J]. 求知导刊 ,2022(1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