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手段
何艳霞
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邮编626200
摘要: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侵入到生物机体内,在机体内大量繁殖而产生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羊感染寄生虫病后会对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通常羔羊的感染率较高。本文旨在探讨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治手段,提高羊群的健康水平,保证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羊;常见;寄生虫;诊断防治
引言:羊寄生虫病是影响全球养羊业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由多种内外寄生虫引起,这些寄生虫损害了羊只生长发育和繁殖效率,间接增加养殖成本,造成经济损失。随着现代养羊业的发展,如何准确诊断并有效控制寄生虫病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1]。
一、羊常见寄生虫病的种类及危害
(一)常见种类
1. 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胆管内引起的疾病,该寄生虫主要通过羊吞食含有虫卵或幼虫的水生植物而感染。感染后,肝片吸虫在胆管内发育成熟,并产生大量的虫卵。这些虫卵和成虫会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排出不畅,影响羊的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2]。
2. 绦虫病
绦虫病是由多种绦虫(如莫尼茨绦虫(Moniezia expansa)、戴文绦虫(Thysanosoma actinioides)等)寄生在羊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绦虫的成虫体长可达数米,由许多节片组成,每个节片内都含有大量的虫卵,羊只通过吞食含有虫卵的中间宿主(如地螨、蚯蚓等)而感染[3]。
3. 肺线虫病
肺线虫通过羊吞食含有感染性幼虫的牧草或饮水而感染。感染后,肺线虫在羊的肺内发育成熟,并产生大量的虫卵和幼虫。这些虫卵和幼虫会破坏羊的肺组织,导致羊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4. 鼻蝇蛆病
鼻蝇蛆病是由鼻蝇(Oestrus ovis)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和额窦内引起的疾病。鼻蝇成虫在夏季繁殖,通过羊的鼻孔将幼虫产入鼻腔内。幼虫在鼻腔内发育成熟,并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导致羊出现以下症状:(1)鼻塞与流涕:幼虫产生的分泌物堵塞鼻腔,引发持续性流涕。(2)打喷嚏:幼虫刺激鼻腔黏膜,引起频繁打喷嚏。(3)呼吸困难:严重感染时,鼻腔阻塞可能导致呼吸不畅,尤其在运动或应激情况下更为明显。严重的鼻腔炎症和损伤会继发细菌感染,进一步威胁羊的生命安全[4]。
5. 螨虫病
螨虫是一种微小的节肢动物,属于蛛形纲,以吸取羊只的血液或组织液为生。螨虫感染在羊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疥螨(如羊疥螨 Psoroptes ovis)和痒螨(如 Chorioptes bovis),这些寄生虫能够引起严重的皮肤病症状。皮肤瘙痒是螨虫病最显著的症状之一,受感染的羊只会频繁抓挠或摩擦皮肤。由于持续的搔抓,导致局部或大面积的毛发脱落。长期感染可使皮肤变厚、干燥,并形成厚厚的鳞屑和结痂。严重时,破损的皮肤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进而引发化脓性皮炎和其他并发症。
(二)寄生虫病对羊群的危害
1. 消瘦和营养不良
寄生虫在羊体内寄生并消耗其营养物质,导致羊只消瘦、体重下降,生长性能减退。例如,胃肠道寄生虫如线虫会直接抢夺宿主摄入的食物中的养分,使得羊只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来支持正常的生长发育。长期营养不良导致羊只抵抗力下降,进一步恶化健康状况。
2. 贫血
许多寄生虫具有吸血特性,长期或大量寄生会导致羊只贫血,表现为粘膜苍白、虚弱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致死。贫血削弱羊只的整体健康状况,使羊更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袭。例如,蜱虫和其他血液寄生虫可以引起慢性失血,进而引发严重的贫血症状,增加死亡风险。
3. 繁殖性能下降
感染寄生虫的母羊更容易发生流产、早产等问题,新生羔羊往往体质较弱,成活率低。直接影响羊群的繁殖率和种群质量,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某些寄生虫如弓形虫会影响母羊的生殖系统,干扰胚胎着床或早期发育,增加流产的风险。繁殖问题的频发将严重影响羊群的可持续发展。
4. 免疫力下降
寄生虫感染显著削弱羊只的免疫系统功能,使其更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这种情况不仅提高治疗成本,还可能因为个体间的传播而导致疫情爆发和扩散。例如,当羊只因寄生虫感染而免疫力低下时,它们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加剧了健康问题和经济损失。
二、羊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
羊寄生虫病的诊断是确保有效治疗和控制疾病传播的关键步骤。诊断过程通常结合临床观察、实验室分析以及影像学评估。
(一)临床表现
感染寄生虫的羊只可能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发热、体重减轻、腹泻、贫血(表现为黏膜苍白)、毛发失去光泽等。这些体征为初步判断提供了线索,但并非特异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检查来确认。
(二)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这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粪便样本中的寄生虫卵或幼虫形态,可以识别出特定类型的寄生虫。例如,使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可使某些种类的卵囊更容易被发现。(2)血液检查:血清学测试如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检测针对寄生虫产生的抗体,而PCR(聚合酶链反应)则能检测到寄生虫DNA,这两种方法都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红细胞计数:有助于评估动物是否患有贫血,这可能是由吸血性寄生虫引起的。(4)免疫学检查:除了上述血清学测试外,还可以进行其他免疫相关测试来评估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反应,帮助确定感染的程度。
(三)影像学检查
虽然在寄生虫病中不常用,但在怀疑有内脏受损或其他复杂情况时,超声波、X射线或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内部器官的状态,发现异常变化,如肿瘤、炎症或物理损伤等。
三、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手段
(一)预防性驱虫
为了有效控制体内寄生虫,建议每年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体内驱虫。这期间是许多寄生虫繁殖活跃的时间段。使用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芬苯达唑或吡喹酮,这些药物能够对抗多种类型的肠道寄生虫。对于体外寄生虫,如螨虫、蜱虫等,在3月和10月下旬进行药浴非常重要。选择低毒性的药物如伊维菌素或菊酯类杀虫剂进行药浴可以有效地防止体外寄生虫感染。
(二)环境卫生管理
合理规划放牧地点,选择水质良好且牧草丰富的区域,减少与寄生虫接触的机会。同时,控制放牧频率,避免过度放牧导致环境恶化和寄生虫滋生。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并采用堆积发酵的方法处理粪便,杀灭寄生虫卵和幼虫。良好的圈舍卫生不仅有助于减少寄生虫传播,还能提高羊只的生活质量。为羊只提供固定的饮水点,并考虑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安全驱虫药物来净化水源,防止水媒寄生虫感染。
(三)饲养管理
确保羊只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调整饲料配方,增强羊只的体质和抵抗力。通过改善饲养条件,比如增加遮蔽物、优化通风系统等措施,以及引入科学的饲养技术,促进羊只健康,使它们能够更好地抵御寄生虫的侵袭。
(四)药物治疗
当检测到寄生虫感染时,根据具体的寄生虫种类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体内寄生虫,除了常规使用的阿苯达唑和吡喹酮之外,还有其他药物可以选择;对于体外寄生虫,则可以通过药浴或者局部涂抹的方式使用伊维菌素或其他合适的杀虫剂。
结语:
羊寄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通过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羊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羊群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袁赟. 云贵川地区牛羊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 中兽医学杂志, 2024, (05): 37-39.
[2]陈志港.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科学防控[J]. 中国动物保健, 2024, 26 (04): 37-38.
[3]刘玉香, 李利山, 韩斌, 冯平. 肉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 养殖与饲料, 2024, 23 (04): 96-98.
[4]索郎泽郎, 蒲哇磋, 泽旺仁真. 四川阿坝州牛羊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 27 (02): 55-5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