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新课标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研究

作者

马月琴

华亭市实验小学

在当前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单学科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倡导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融合,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变革指明了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跨学科的理念,不仅是对新课标精神的积极响应,更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选择。

一、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众多其他学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跨学科教学,学生能够构建起一个有机融合的知识体系。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锻炼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解决办法。

(二)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跨学科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真实而复杂的情境,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切实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关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原则

(一)关联性原则

在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时,必须深入挖掘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例如,数学中的数据统计与科学实验中的数据收集分析紧密相关;数学中的几何图形与美术中的构图设计相互呼应。只有建立在这种真实且有意义的关联基础上,才能确保跨学科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跨学科教学中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主动地位。教师应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提问、自主思考、大胆探索。例如,在以“生活中的数学”为主题的跨学科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方式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适度性原则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跨学科教学的内容和难度应适中。对于低年级学生,应以简单直观、生动有趣的跨学科活动为主,重点培养他们对跨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初步感知;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逐渐增加跨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分配也要适度,确保跨学科教学不影响数学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和基础性教学,实现跨学科教学与数学常规教学的平衡与协调。

三、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跨学科元素

1.数学与科学的融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测量”单元,可与科学中的长度、重量、体积等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工具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测量的准确性和误差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记录方法。在“图形的运动”部分,联系科学中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平移、旋转、轴对称等,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加深对图形运动的理解。

2.数学与语文的结合。数学中的应用题可以与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相结合。教师鼓励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提取关键信息,培养逻辑思维和语言理解能力。在数学故事、数学谜题的讲解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阐述解题思路和方法。

3.数学与艺术的关联。教材中的“图形认识”单元,与美术中的绘画、手工制作相融合。学生通过绘画各种图形,制作立体模型,增强对图形特征和空间观念的认识。利用艺术作品中的对称美、比例美等元素,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开展主题式跨学科教学活动

1.设计综合性主题。以“校园生活中的数学”为主题,融合数学、语文、体育等学科。数学方面,学生可以计算体育比赛的得分、统计班级活动的经费使用;语文方面,学生撰写活动策划书、记录活动感受;体育学科则提供实际的活动场景和数据。

“节日中的数学”主题,将数学与历史、文化、美术等学科整合。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运用数学知识计算节日礼品的采购预算,设计与节日相关的美术作品,如制作对称的剪纸、绘制有规律的装饰图案。

2.组织实践活动。围绕“购物中的数学”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购物体验。在活动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比较商品价格、计算折扣优惠,同时与商家交流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商品陈列学习分类和统计方法。

开展“农作物种植中的数学”活动,学生参与种植过程,测量土地面积、计算种子数量和肥料用量,观察农作物生长周期并进行数据记录,同时结合科学知识了解植物生长条件,通过写作描述种植过程和感受。

(三)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项目学习

1.确定项目主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提出如 “城市交通中的数学问题”“营养搭配中的数学奥秘”等项目主题,再比如“游戏中的数学策略”“环保行动中的数学计算”等主题。引导学生自主选择。

2.规划项目步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成果展示等阶段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分工。教师提供必要的方法指导和资源支持,如介绍相关的研究方法、推荐参考书籍和网站等。

3.展示与评价项目成果。学生以报告、演示文稿、模型、视频等形式展示项目成果,向全班同学和教师汇报研究过程和结论。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等,从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以新课标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挑战。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跨学科教学能力,勇于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