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周政霖 熊冉 崔梦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 永川 402167
摘 要:党员发展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还关系着高校育人的机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以及高考和专升本的扩招,民办高校的学生已出现量大但不精的特点;随着国家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严格管理,特别是在党员发展过程中,民办高校更是遇到了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某民办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以及走访调研等形式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党员发展工作开展的现状,并结合社会和学校两个层面对做好民办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员发展、党建工作、建议
一、研究背景
党员发展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决定了党员发展的质量,还关系着高校的育人机制;随着从严治党的提出,党员发展的流程也越来越完善,机制也越来越健全,步骤越来越严谨,当然名额也越来越少,竞争也越来越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要不断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扎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始终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高校各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新格局,切实落实好高校党建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1-2]。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跟公办高校一样肩负着教书育人和为国家发展输送人才的任务;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式,重视并加强民办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是党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我国高考以及专升本的大量扩招,民办高校的学生数量也随之陡增,其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随之增加[3-5]。民办高校加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①加强思政政治教育的需要,②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③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④适应现代网络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紧迫性在于它关系到①各项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②学生党建工作的自身建设和发展,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民办高校中党的建设不仅是社会和学校发展所需,更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体现,是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随着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民办高校加强党的建设是新时代系统性、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十分必要、十分迫切的。因此,本文以某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调查问卷及走访调研等方法,分析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现状,并结合社会和学校两个层面对改善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二、分析与讨论
第一,根据该民办高校某二级学院背景分析表明,该学院现有学生7000余名,学院总支下设4个学生党支部;各辅导员所带班级团支部根据班级顺序依次从小到大被划分到4个学生党支部中,学生党支部下设支部书记(一辅导员兼任)以及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青年委员、纪检委员等(均由学生党员担任);各学生党支部各学生委员通过对接各班级团支部团支书开展日常工作,各支部书记根据总支分配名额结合各团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在支部平时积分表现以及理论考试成绩综合考虑他们是否可发展为党员。根据该学院某辅导员调查问卷表明,200余名学生从大一到大三经过三年的培养,现有党员(包括预备党员)20余名,有40%左右的学生党员的平时表现并未得到辅导员和班级同学认可,有30%左右的学生党员并未担任过班级干部或者学生会干部,有40%左右的学生党员专业成绩排名未达到专业前50%。综上所述,本文发现民办高校党员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党员发展标准不统一;②党员发展过程欠考虑;③党员发展流程缺意见。
三、结论与启示
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不利于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和党的健康发展,它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力量集资和私人出资,没有持续稳定的经费保障;举办者思想认识程度不高,对党建重视程度不够,轻党建重业务的利益化追求;民办高校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不健全,党组织无法在重大决策、议事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民办高校自身党组织制度不健全,办事流程不规范,不能更好的发挥组织监督引导作用。为扎实推进民办高校党建引领工作,必须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建创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切实加强和改善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等基层党建工作,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在社会层面,应该加强民办高校扶持,增加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包括①打破民办高校原有的办学体制,政府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民办高校帮助;②设定民办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专项经费,构建民办高校党员发展工作专项平台;③约束民办高校加大投资力度,“迫使”民办高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定岗定编;④建立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沟通桥梁,实现在党员发展工作上的优势资源共享;⑤设定民办高校关于党的建设专项科研经费,提高党建人员对工作开展的积极性;⑥开展好网络育人,拓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新空间。
第二,在学校层面,应该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构建坚实的战斗堡垒,包括①加强思想建设,发挥政治核心作用;②加强组织建设,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作风建设,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④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制度保障体系;⑤入党积极分子进社区,开辟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新领域;⑥入党积极分子进社团,搭建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林德丰,蔡晓平.高校青年高层次人才党员发展的难点问题与实践探索--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为例[J].南方论坛,2024(05):55-58.
[2]刘志勤,李慧华,张少君.坚持政治标准,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为例[J].中国军转民,2024(17):157-159.
[3]孟兵.民办高校构建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举措[J].四川劳动保障,2023(12):112-113.
[4]柳丹.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四史”学习教育模式构建研究[J].时代报告,2024(01):25-27.
[5]刘焕江,金启彦.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体系建构[J].时代报告,2024(0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