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及实施

作者

姚志坤

山西省大同市实验小学 037009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为学生开展系统的课程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实用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逻辑,从而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更加冷静的分析最佳解决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素质教育理念为学生实施一些教学方法。本文就小学数学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及实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作用探究  实施方法

【正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存在着疏忽大意的情况,使得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学生沮丧心理的出现。而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严密性极强的学科,通过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细心的良好习惯,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加注重数学问题中的细节。这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而且还能在学生的实际生活过程中发挥作用,有助于对学生产生深渊的影响。

一、小学数学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系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技巧,不仅能够为学生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而且还能让学生将数学作为工具,对其他领域进行学习与探究。同时,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能够形成一套科学的数学定理和知识内容,从而简化一些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而且,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有很多内容过于复杂,需要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与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

二、小学数学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施

2.1 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结合小学数学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由于数学学科中很多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并不足,而且对于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效率难以提升。针对这一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将小学阶段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节中,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更加全面的掌握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水平。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千克和克》时,本章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对常见的重量单位千克和克进行学习,并让学生掌握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和代表的数学量。在为学生开展本章节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如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拍摄成图片,并为学生标注成重量,或者是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一些电子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观的测量与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良好的课堂参与性,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克与千克的数学量感。

2.2 注重开展辅助学习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使用一些工具进行辅助学习,从而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内容,而且还要适当的为学生提供一些辅助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工具进行学习与探究,降低学生数学知识理解难度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从而高效的进行解决。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就可以将线上学习平台引入到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中。通过在线上学习平台上为学生布置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练习习题,让学生在平台上对这些内容进行练习与作答。这样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对一些错题进行记录,而且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及时的为学生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当课堂结束后,教师也能够更加高效的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有助于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2.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虽然有一些内容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进行探究,但是教师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独立思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行分析,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问题处理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效率。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合理的设置课堂教学环节,避免让学生不思考而直接得到数学答案的情况。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先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堂习题,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学习与探究,并通过独立思考的方式来得到数学问题解决的答案。当学生完成作答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公布答案,向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来找到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处理这些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对于学生实际无法依靠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共同的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能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处理数学学习问题的能力,避免学习问题过度加压对学生学习造成阻碍的情况。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注重开展辅助学习活动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搭建起了一座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而辅助学习活动则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自信地运用所学,勇敢探索未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从最初的迷茫到后来的豁然开朗,从依赖他人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转变。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对于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及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欧阳蕾. 核心素养视角下3DOne+小学数学的跨学科教学设计研究——以“圆锥的认识:纸杯里的学问”为例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 (17): 48-53.

[2]王龙. 利用“大问题”促进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策略浅析——以“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为例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4, (14): 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