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流行音乐对初中学生音乐审美影响的研究

作者

翁婷婷

福建省福州鳌峰学校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流行音乐对初中学生音乐审美的影响。通过分析流行音乐的特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阐述了流行音乐在丰富音乐感知、拓宽审美视野、激发情感共鸣以及对传统音乐审美带来挑战等多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提升音乐审美的策略,以期为初中音乐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流行音乐;初中学生;音乐审美

一、引言

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易懂、旋律动听、传播广泛等特点,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和审美观念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流行音乐不可避免地成为他们音乐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流行音乐对初中学生音乐审美的影响,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提高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流行音乐的特点

(一)旋律简洁易记

流行音乐通常具有简单而富有感染力的旋律,易于传唱。其旋律往往围绕着一些易于记忆的音符组合和节奏型展开,能够迅速抓住听众的耳朵,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哼唱。

(二)歌词贴近生活

流行音乐的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爱情、友情、梦想、青春等诸多与青少年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这种贴近生活的歌词容易让初中学生产生共鸣,使他们在听歌过程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认同。

(三)风格多元融合

流行音乐融合了摇滚、电子、民谣、嘻哈等多种音乐风格,还常常吸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音乐元素,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为初中学生接触和了解不同音乐类型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三、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与音乐审美需求

(一)好奇心旺盛

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流行音乐作为时尚文化的一部分,其新颖的形式、多样的风格以及频繁的更新换代能够极大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和聆听。

(二)情感丰富且敏感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情感波动较大,他们渴望通过音乐来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流行音乐中关于情感的直白表达,恰好契合了他们这一时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能够在音乐中找到情感的慰藉。

(三)追求个性与认同

初中学生开始注重自我个性的展现,流行音乐中的各种偶像和潮流元素成为他们表达个性、寻求同伴认同的重要方式。他们会因为喜欢同一首流行歌曲或同一个歌手而形成小群体,增强彼此之间的社交联系。

四、流行音乐对初中学生音乐审美的积极影响

(一)丰富音乐感知

流行音乐的多元风格和丰富的音乐元素,让初中学生接触到了比传统音乐课堂更为广泛的音乐内容。例如,在一些流行歌曲中融入了古典音乐的旋律片段或民族音乐的乐器演奏,使学生能够在欣赏流行音乐的过程中,间接地感知到其他音乐类型的魅力,拓宽了他们的音乐感知范围。

(二)拓宽审美视野

流行音乐的全球化传播,让初中学生能够欣赏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作品。如韩国的流行音乐以其精美的舞蹈编排和时尚的音乐制作吸引了众多初中学生,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韩国的文化特色;欧美流行音乐则以其强烈的节奏感和创新的音乐理念,为学生打开了西方音乐文化的大门,使他们的音乐审美视野不再局限于本土音乐。

(三)激发情感共鸣

流行音乐中关于青春、梦想、奋斗等主题的歌词和旋律,能够深深触动初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一首励志的流行歌曲可能会激发他们的斗志,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力量;而关于友情和爱情的歌曲则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情感问题,这种情感共鸣有助于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形成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五、流行音乐对初中学生音乐审美的消极影响

(一)审美趣味单一化

部分初中学生过度沉迷于某些流行音乐类型,如只喜欢节奏感强烈的电子舞曲或抒情的情歌,而对其他风格的音乐缺乏兴趣,导致音乐审美趣味逐渐单一。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全面、多元地发展音乐审美能力,可能会使他们错过许多其他优秀音乐作品所蕴含的独特审美价值。

(二)商业性误导审美

流行音乐市场存在一定的商业炒作现象,一些质量不高、缺乏艺术内涵的歌曲通过过度包装和宣传而广泛传播。初中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判断经验,容易受到这些商业因素的影响,将一些低俗、肤浅的音乐作品视为优秀之作,从而误导他们的音乐审美取向,降低音乐审美标准。

六、引导初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提升音乐审美

(一)音乐课堂融合流行音乐元素

教师可以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流行音乐元素,如选取一些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积极思想内涵的流行歌曲进行分析讲解。通过对比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在旋律、节奏、和声、歌词等方面的异同,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共性与个性,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例如,在讲解音乐节奏时,可以播放周杰伦的《双截棍》,让学生感受其中强烈而富有变化的节奏特点,同时与古典音乐中的节奏型进行对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节奏在不同音乐类型中的运用和表现。

(二)开展音乐鉴赏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鉴赏活动,如音乐社团、音乐讲座、音乐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对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以及流行音乐与其他音乐类型的融合作品进行深入鉴赏。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或音乐教师为学生讲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水平。例如,举办一场“流行与古典的碰撞”音乐鉴赏会,选取一些将古典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风格相结合的作品,如莎拉·布莱曼与安德烈·波切利演唱的《Time to Say Goodbye》,让学生在欣赏优美旋律的同时,体会到古典与流行融合所产生的独特艺术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多元音乐审美观念。

七、结论

流行音乐对初中学生音乐审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丰富音乐感知、拓宽审美视野、激发情感共鸣等积极影响,也存在审美趣味单一化、商业性误导审美、忽视传统音乐审美等消极影响。因此,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流行音乐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合理引导,将流行音乐作为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益补充。通过在音乐课堂中融合流行音乐元素、开展音乐鉴赏活动以及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等策略,帮助初中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树立多元、健康、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使他们在流行音乐的陪伴下,能够更好地领略音乐世界的无穷魅力,实现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其终身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耀华,伍湘涛. 音乐教育论[M].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2] 曾遂今. 音乐社会学概论[M].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3] 姚思源. 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J]. 中国音乐, 2003(4):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