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李妍婷
沈阳市皇姑区珠江五校实验小学
摘要:几何直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发展数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其带给教学的优势,将其灵活运用到数学课堂中,满足新课改数学教学基本要求。下面将针对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为学生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形结合思想,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几何直观;小学数学;数形结合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学习中将会遇到许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需要借助几何直观的方式进行教学,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并且学生在奠定坚实数学基础的同时,各项能力也得到良好的发展。
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与分析问题,在图形的辅助下,复杂且抽象的数学知识将会更加直观且清晰地呈现出来,从而为学生探索与解决问题提供全新的思路。由此可以看出几何直观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势:首先,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几何直观能够形象生动地展现数学知识,便于学生去观察与思考,整个理解难度明显降低,从而数学学习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其次,促使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在几何直观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几何图形,建立起与数学原理以及规律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会形成数形结合思想,发展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最后,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知识体系。在几何直观教学中,学生将会直观地感知,通过操作确定最终的方法,从而对知识产生更加全面且深刻地理解与认识,学习有效性显著提升。
二、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策略
(一)通过几何直观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过程
大部分数学概念以及公式都是通过不断的论证与推理所得出来的,如果教师单纯地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应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几何直观,刺激学生的感官,保证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从而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记忆。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实践动手去制作各种各样的图形,并且观察图形大小、位置以及形状等,通过几何直观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1]。并且图形还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公式与定理的推导。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图形,使学生明确思路,理解公式与定律背后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想要重新定做一块黑板,但是打电话给师傅,师傅问我黑板的面积,学生们知道如何计算黑板的面积吗?”促使学生思考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你觉得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两个宽一样,长不一样的长方形,和两个长一样,宽不一样的长方形,分别说说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再出示两个长宽都不一样的长方形,比较大小。通过直观的图形比较,讨论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那么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多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促使学生去实践动手摆长方形,边摆边思考,用了几个正方形?摆出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们经过讨论后发现,用几个小正方形来摆,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深化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用5个,8个以及18个亿平方米正方形去摆长方形,学生之间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将自己摆放的长方形长与宽测量出来。学生在这一过程直接认识到了长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面积已经计算出的长方形,让学生去论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几何直观以及实践动手操作,学生直观地感受了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长x宽。
(二)通过几何直观梳理数量关系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发现许多数学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与抽象,文章中包含大量文字描述,并没有直观地呈现出来,导致学生在理解方面遇到了许多困难。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图形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梳理数量关系,通过数形结合,将知识更加直观且清晰地呈现出来。通过图形,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题目中数量关系,进而获得一定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解决分数或者比例相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线段图或者饼图去梳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与比例更加直观呈现出来,在解题的过程中思路更加清晰。摒弃图形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其中蕴藏的一些规律,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利用隐藏的探索与规律,保证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显著提升。比如:一所学校花了120万建设图书馆,与预期相比节省了1/6,学生是否可以计算一下一共节省了多少万元?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将题目中数量关系呈现出来[2]。学生可以将整个计划预算金额看作是“1”,随后用线段画出实际花费的金额,并且标注出节省的1/5,保证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意思,并且将文字转化为实际的数学表达式。学生将线段平均分成了六份,其中一份为节省的部分,则剩下的五份为实际使用的金额,用实际花费的120除以5/6可以得出预算的金额,节省的金额为预算金额的1/6,计算出最终的答案。在题目中,学生只有通过线段图树立数量关系,才能够将文字转化为数学表达式,从而使问题得到良好地解决。
三、结束语
根据文章叙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直观几何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学生数学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公式,并且解决问题能力也显著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发挥出几何直观的优势,借助图形带领学生推导数学公式的形成,使学生产直观感知。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直观这项工具梳理数量关系,获取解题思路,从而发展数学思维,对应的问题解决能力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丽. 强化几何直观提升空间观念——小学尺规作图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J]. 小学教学参考, 2025, (05): 30-32+36.
[2]田亮红.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意义和策略 [J]. 山西教育(教学), 2024, (12):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