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作者

王德全

四川省金堂实验中学 610400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与实践。通过对传统提问方式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多元化提问策略,包括开放性提问和层次性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和主动参与。此外,结合案例研究,探讨了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合理运用提问技巧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讨论。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其理解物理概念、告诫思维能力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需重视并持续提升提问水平和艺术,以实现更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分析

引言:在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践中,教师的提问策略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理解深度。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表明,通过设计结构化和开放性的问题,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从而提高课堂互动性和学习效果。

一、当前高中物理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也必须随之进行改革。虽然物理老师在教学中绞尽脑汁提升课堂效率,但在课堂教学提问环节依然存在问题待提升和改进:

1.教师提问方式单一,学生动手、动脑不足、体验感不强。无论课程怎么样改革,都要求学生与老师要进行深入互动交流。部分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始终不能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延用“我问你答”的传统模式,提问方式过于单一,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课堂学生的深度、宽度、广度都不够。

2.问题设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强。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提问反思过于封闭,缺少开放式的提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一方面就是不能够针对物理模型和问题有效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要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就必须在精心设计问题,优化问题设置上面狠下功夫。

1.在设计问题时,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难度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吻合,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应太复杂。简单的问题容易被学生快速解答,难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而复杂的问题则可能使学生难以理解,从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逐步设定问题,从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例如:“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为10米/秒,加速度为2米/秒,请问它在5秒内的位移是多少?第5秒的位移又是多少?第3秒、第4秒、第5秒的位移有什么特点?”这种由浅入深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问题设计上,设计针对性强、层次分明的问题。针对性强的问题可以直击主题,更容易解决问题,教师需要注意问题设置的深入浅出,注意设问的递进与逐渐加深,同时注重因人而异、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找到满足感能够该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深层次问题的欲望和探究精神。

3.尽量减少封闭式提问,提倡开放式提问。教师在提问时如果只是问学生“对不对?有没有?是不是?”等封闭式提问,很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导致很多同学滥竽充数,没有进入全面的思考状态。如果问题设置上发生一些转变,多设置一些“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开放式问题,通过互相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就就能够激发学生去主动思考、探究,营造一种全班全面积极思考的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形成关键的能力。

4.提问注重联系实际,紧贴生活。初中物理较为生动形象,高中物理知识略显抽象,但它并非与生活脱节的冷冰冰的理论。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它隐藏在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现象之中。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我们不能忽视实际,更不能脱离生活,而是要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还原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让物理知识变得立体、生动、易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圆周运动”这一概念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直接讲解公式和概念,然后用一些抽象的模型进行演示。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将“圆周运动”与生活联系起来,则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例如,将旋转木马、摩天轮、钟表的秒针等与“圆周运动”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我们可以问:“旋转木马上的小朋友为什么不会掉下去?”“摩天轮的运动轨迹是什么样的?”“钟表的秒针为什么能够匀速旋转?” 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圆周运动”的概念,还能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积极探索,动手制作与“圆周运动”相关的教具。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便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并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5.及时反馈学生,并对提问效果作出评价与反思。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师生之间呈现出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交流互动中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与肯定、和鼓励性的评价,无论是一句鞭策鼓励还是一个眼神的肯定都会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师爱,更进一步明确思考问题的方向和努力方向。

三、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深化理解至关重要。有效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还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最终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应注重问题的层次性与针对性,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合理运用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的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希望前提教育同仁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教师能够更有效地运用提问策略,进而优化课堂氛围,提升教学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参考文献:

[1]喻媛媛.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影响研究[D].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20.

[2] 徐洋,熊晓军.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效率研究[J]. 文理导航(中旬),2018(2):45.

[3] 袁靖蔓.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