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人物画的审美观念转变
胡唯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 西安市 710065
摘要:水墨人物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与艺术精髓,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从古代质朴的人物描绘到近现代多元风格的呈现,其审美观念经历了深刻且饶有趣味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映射出社会发展、文化交融的时代脉搏,更体现了艺术家们在不同情境下对人性、美感与艺术表达的持续探索。本文深入剖析水墨人物画审美观念对当代水墨画创作的影响,进而更为这一艺术形式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水墨人物画;审美观念;转变
引言
水墨人物画扎根于古老东方的土壤,以笔墨为语言,诉说着历史的故事、人间的百态。时光流转至近现代,西方艺术思潮涌入,社会变革风起云涌。新的造型观念、表现手法纷至沓来,艺术家们开始挣脱固有框架,于宣纸之上探索人性的复杂、时代的激昂。此刻,当我们站在当下审视这一演变之路,恰似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去挖掘水墨人物画审美蜕变背后的动力,感悟其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重塑艺术灵魂,迈向更为广阔的美学天地。
1.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审美观念的转变
1.1从具象写实到意象表现的转变
在传统审美观念影响下,水墨人物画早期多倾向于具象写实。画家们力求精准地描绘人物外貌特征,如同工笔画般细腻入微,以展现人物的真实状态。像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虽融入了一定的情感表达,但整体造型仍基于现实的精细刻画,通过对苦难百姓外貌、神情、体态的如实呈现,引发观者对时代悲剧的共鸣。然而当代,意象表现成为主流趋势之一。画家们不再拘泥于人物的如实模样,而是挖掘内心的意象世界。他们用大胆奔放的笔墨,将人物形象进行主观化处理。例如,刘庆和的作品,常以夸张变形的人物形体、肆意挥洒的笔墨来营造氛围。人物的眼睛可能被放大数倍以突出情绪,肢体也会以奇特的姿态扭曲,水墨的晕染不再追求规整的光影过渡,而是随性地营造朦胧、虚幻之感。这是画家对当下快节奏、复杂社会心理的折射,观者面对画作,需调动自身感受与想象力,去解读其中抽象化的情感、隐喻,审美过程从单纯的 “看” 变为 “悟”,极大拓宽了水墨人物画的审美边界,让作品承载更多精神内涵。
1.2从传统文人趣味到大众多元审美的转变
以往水墨人物画有着浓厚的传统文人趣味,强调诗、书、画、印一体。画面追求高雅、含蓄,题材常围绕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展开,笔墨间透着文人的风骨与才情,欣赏门槛较高,受众多为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群体。当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文化趋于多元,水墨人物画也走向大众。一方面,题材愈发广泛,市井生活、流行文化元素纷纷入画。如一些画家描绘都市青年的时尚穿搭、街舞姿态等,贴近大众日常。另一方面,表现形式更为多样,与新媒体、装置艺术结合。有的作品通过动画形式让水墨人物动起来,或是在展览中设置沉浸式水墨人物场景,观众可穿梭其中感受水墨魅力。在审美风格上,既有保留传统韵味的典雅之作,也有色彩明艳、造型夸张的通俗风格,满足不同年龄、文化背景人群的喜好,使水墨人物画从文人的 “小众清欢” 变为大众的 “审美盛宴”,焕发出新的活力。
2.水墨人物画的审美观念转变对水墨人物画创作的影响
2.1推动艺术风格多元化
审美观念的转变犹如一阵劲风,吹散了水墨人物画单一风格的沉闷局面,催生了五彩斑斓的多元风格。过去,传统审美主导下,风格相对拘谨、统一,多追求古朴典雅、细腻写实,画面氛围常透着含蓄内敛。比如任伯年的人物画,虽技艺精湛,却也受限于时代风格框架。如今,随着观念更新,现代、后现代等多元思潮涌入。一方面,抽象风格崭露头角,画家以水墨为媒介抒发纯粹的精神感知。他们摆脱具体人物形态束缚,将水墨的点、线、面肆意组合,像赵无极的抽象水墨启发下,部分水墨人物画家运用大块墨色晕染、灵动线条交织,构建出仿若宇宙星河或混沌梦境般的画面,赋予人物画空灵、深邃意境。另一方面,卡通、波普风格也融入其中。年轻画家受流行文化驱动,把动漫的夸张造型、鲜明色彩,波普艺术的重复、拼贴手法用于创作。他们笔下的人物有着 Q 弹圆润的脸蛋、超大号的眼睛,身着带有潮流图案的服饰,以诙谐幽默又极具视觉冲击的形象展现当下都市生活,满足不同年龄层、文化背景观众喜好,为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开拓广阔天地。
2.2促进创作理念革新
审美观念转变还深度撬动了创作理念革新,重塑水墨人物画创作的精神内核。以往,受传统文人审美禁锢,创作理念偏向个人的修身养性、孤芳自赏,作品多是画家个人情志在传统范式内的抒发。现今,大众审美崛起,画家开始有了更强的社会担当与互动意识。从关注个体内心拓展到聚焦群体命运、社会变迁。以反映农民工群体生活的作品为例,画家深入工地,与农民工同吃同住,捕捉他们劳作、休憩、思乡的瞬间,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展现这一群体为城市建设付出的艰辛,唤起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与关怀,让水墨人物画成为时代的良心记录。同时,受当代艺术观念影响,合作创作、跨媒介创作理念盛行。画家不再单打独斗,与摄影师、设计师携手,融合摄影的纪实性、设计的创新性,打造出多媒体融合的水墨人物作品,打破艺术门类隔阂,以全新创作理念为水墨人物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其在新时代浪潮中奋勇前行。
总结
综上所述,审美观念转变为水墨人物画创作打开了全新天地。创作者们当秉持开放、创新之姿,将上述建议融入实践,让水墨人物画在跨界中成长、于技法上突破、用观念去发声、靠互动拉近大众。相信在这股创新浪潮下,水墨人物画必将重拾活力,以崭新风貌穿梭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持续惊艳世人,在艺术长河中源远流长,绽放永不落幕的华彩。
参考文献
[1]王超.当代文化背景下的水墨人物画转型与展望[D].西安美术学院,2024
[2]赵春艺.浅析中国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审美趋向[J].颂雅风, 2020(3):8-10.
[3]马苏文.浅谈水墨人物画的造型意识[J].美术界, 2022(3):54-57.
[4]冀惠惠,吴国良.浅谈水墨人物画图式语言的审美意象[J].美术教育研究, 201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