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
张骁骕
邹平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256200
引言:
自主游戏凭借其自发性、趣味性与创造性特点,为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培养提供理想平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面临各种情境,需要识别、表达并调控自身情绪,这一过程促进情绪调节策略习得与内化。然而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对自主游戏价值认识不足,缺乏系统指导方法,未能充分发挥其培养情绪调节能力功能。目的是分析自主游戏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现状,探索有效环境策略与指导策略,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实操指南。
一、自主游戏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现状分析
年龄较小幼儿在面对游戏挫折时往往表现出哭闹、攻击或退缩行为,依赖成人帮助解决问题,中班幼儿开始尝试运用语言表达情绪,但调节策略单一,情绪波动较大。大班幼儿则展现出较为成熟调节能力,能够通过自我安慰、寻求支持或转移注意力等多种方式应对情绪困扰,从性别维度考察,男孩倾向于通过肢体活动宣泄负面情绪,女孩则更多采用语言沟通或寻求社会支持方式调节情绪。从情绪类型来看,幼儿对愉悦情绪调节相对容易,而面对愤怒、沮丧、失望等负面情绪时调节难度增加。游戏形式也影响调节表现,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表现优于结构性游戏,这可能因为角色游戏提供更多情绪表达机会与模仿学习空间。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民主型家庭幼儿普遍表现出更佳情绪觉察与调节水平。目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游戏时间不足问题,教师干预过多或缺乏针对性指导现象普遍,环境设置考虑不周,缺少情绪调节专门区域。部分教师过分关注认知学习而忽视情绪能力培养,未能抓住游戏中情绪教育契机,家园配合不足也制约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家长急于解决问题或包办代替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幼儿缺乏情绪调节实践机会。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系统策略予以解决,为幼儿创造更有利于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环境与条件。
二、自主游戏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环境策略
幼儿园应设置情绪角,配备情绪面具、表情卡片、情绪温度计等材料来帮助幼儿识别、表达不同情绪,柔软安全区域可供幼儿在情绪激动时平静身心,放松区可配置舒适坐垫、抱枕与轻柔音乐提供情绪调整空间。游戏区域应保证适度私密性与开放性平衡,既让幼儿感到安全又便于教师观察指导,教室环境布置应考虑色彩心理学原理,避免过于刺激色调创造平静氛围,营造积极心理环境至关重要。建立班级接纳氛围鼓励幼儿表达各种情绪,消除负面情绪不应存在错误认知,教师应以身作为榜样,展示健康情绪表达与调节方式,幼儿通过观察模仿习得调节技巧。运用情绪性语言丰富幼儿情绪词汇,增强情绪识别与表达能力,引入情绪故事、绘本激发幼儿情绪认知与共情能力,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情绪情境。
建立清晰一致游戏规则与边界十分必要,规则制定过程应让幼儿参与讨论,增强规则认同感与执行动力,边界设置需明确却不过于严苛,为幼儿提供安全感同时保留创造空间。冲突解决程序应具体化,如停- 想- 说-做四步法,帮助幼儿形成情绪调节思维习惯,游戏材料投放策略上应考虑数量适中,避免资源过少引发争抢冲突或过多导致注意力分散。材料难度应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既有挑战性又不至于引发过度挫折感,营造同伴互助氛围能够促进社会性情绪调节能力发展,鼓励幼儿结伴游戏,共同面对情绪挑战,互相提供情感支持。环境创设应重视季节性调整,根据幼儿情绪状态变化适时更新环境设置,保持新鲜感与适应性。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自主游戏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指导策略
教师应采用多元观察方法,包括事件取样、时间取样等,记录幼儿情绪表现与应对方式,建立个别幼儿情绪档案,追踪情绪调节能力发展轨迹,为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观察重点包括情绪触发因素、表达方式、调节策略选择与效果等维度,采取适度介入原则十分重要,教师应避免过早干预或完全放任两种极端,而是根据情境需要与幼儿能力水平调整介入程度。当幼儿出现情绪困扰但尚能自主应对时,教师宜采取等待观察策略,当幼儿情绪失控或调节无效时则需及时介入,提供指导与支持。介入方式应从提示、引导逐步过渡到幼儿完全自主,促进调节能力内化,教师应抓住情绪教育契机,帮助幼儿命名情绪、探讨情绪成因与影响,引导反思不同调节策略效果。使用我 - 信息表达方式示范情绪沟通,如当我看到你推倒小朋友时,我感到担心,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现在感觉如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表达生气?
教师应当设计情绪小帮手角色,鼓励情绪调节能力较强幼儿协助他人,组织情绪分享圈活动,创造群体情绪表达与调节练习机会,引导冲突双方进行和平谈判,促进换位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情绪调节技巧直接教学同样重要,教师应当系统传授深呼吸法、肌肉放松法、积极自我对话等具体调节方法,并在日常游戏中提醒练习,强化技能掌握。家园协同策略方面,教师应定期与家长分享幼儿情绪发展信息,统一指导理念与方法,确保幼儿在不同环境中获得一致支持。组织家长工作坊传授情绪调节知识与技巧,提升家长指导能力。鼓励家长记录家庭情境中幼儿情绪表现,与教师共享信息形成全面评估与指导体系。
结论:
通过分析自主游戏中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现状,提出系统环境策略与指导策略,探究发现,自主游戏为幼儿情绪调节能力发展提供理想平台,教师通过精心创设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与规则边界,结合适度介入、情绪对话、同伴互助等指导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幼儿情绪调节能力提升。探究强调幼儿自主性、教师指导性与环境支持性三者平衡对情绪能力培养重要意义。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自主游戏对情绪调节能力影响差异,以及家园协同指导具体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 史蓉蓉 , 王静 . 在自主游戏中培养幼儿积极情绪的实践研究 [J]. 数据 ,2022,(09):146-148.
[2] 张羽乔. 让自主游戏成就幼儿美好童年——自主游戏与幼儿发展之哲学观 [J]. 家教世界 ,2019,(36):55-57.
[3] 沈文娜. 利用自主游戏提升4-5 岁幼儿的情绪能力——以广州市E幼儿园为例 [J]. 教育导刊 ( 下半月 ),2017,(0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