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对策研究
范爽
大连市庄河市向阳小学 116400
摘要:作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措施,课后服务成为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能够促进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又能够减轻家庭额外的教育负担,是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融入各种现代教育要素,重视对其进入深入的刨析和研究,并清楚自己的主要责任,运用课后服务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使他们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因此,本文基于“双减”视角,在分析小学语文课后服务价值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课后服务质量提升措施与方法,旨在提高语文课后服务质量。
关键词:课后服务 提质增效 小学语文
(一)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
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不断增加,课前预习已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就提高了我们对预习的要求。以往所使用粗略浏览式的预习方式已满足不了当前教学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去调整课前预习的方法,提升预习的有效性。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活动中,我们可以把这项任务做细致、详细、精细,甚至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计划去创新。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活动时,可以把制定好的预习目标出示在黑板上,确保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完成基础学习任务,这样在课堂上,老师进行重难点讲解的时候,能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老师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花钟》为例,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时,为学生制定了明确的预习目标:认识“芬,芳”等9个字,会写“芬,芳”等12个字,会写“争奇斗艳,芬芳”等14个词语。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大意。能体会用不同读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通过这样的明确目标,学生在预习活动中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适当的进行检查预习。在预习检查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运用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表现处的优点以及不足。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内容,过程性评价等。这样在初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可以适当的对第二天的讲课内容进行调整以及创新。也可以根据检查预习的情况进行重难点强调。这样,可以减轻中等生及后进生的学习压力,也可以让班主任在语文课程的新授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重难点明确,并有相应的解决方法,面对学生课堂上随机生成的内容,可以做到应对自如。
(二)因材施教进行组内辅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和形成以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是针对小学生非常实用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群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互相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和讨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后服务中,针对白天语文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组进行针对性辅导。例如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为例。三首古诗分别是《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课堂上新知讲授结束后,课后服务时间可以针对课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组进行梳理和巩固。可以把学生分层分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互查课上内容掌握程度。第一层检查诗歌背诵情况,第二层检查注释意思,第三层检查古诗译文掌握情况。这样,以小组互查的形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掌握程度不同,互查互助共同进步。低层次的小组学生内容掌握好了,可以进入升一级的小组进行检查。依次升级,最终要保证所有的学生均能够达到第三层小组。这样做到了因材施教,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无论在什么层次的小组均有向上努力的奔头。从而落实了新课标的“以生主动,全员参与,以生教生,生生互动”的新方式。
(三)有计划有目的进行课后复习
在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活动中,语文课后复习占居重要位置。在接受新知后,对于知识的梳理和内化是学习的重要一部分,而课后服务时间正合适。首先可以让学生从复习生字词开始,由读音到组词,再到正确书写。没有问题后,做好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这是复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课文后的思考题,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正确的答案。遇到没有把握,含糊不清的问题时,要主动向同学和老师请教。我们班级小组群晚上回答打卡内容,就是每天新手语文的课后习题。每天组内进行打卡,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对课后服务语文复习的一种检查。
(四)高效安排语文课后服务活动中分层作业
“双减”政策下,老师给学生安排的作业切合实际,而且作业“精”,但不“多”。用最少的作业来帮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在语文课后服务活动中,老师将作业进行分类,包括在家和在学校完成的作业。这两种情况都是对这节课的扩展和补充。对于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但对于当堂无法完全完成的后进生来说,课后服务时间是最好的充电时间。同时语文课后服务作业也可以进行不同的层次安排。将学生分为优秀,中等和后进三类,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作业的完成速度和准确率,安排优秀的学生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的语文课后服务活动更丰富。中等的学生做巩固作业,让他们巩固课堂知识。把一些基本的任务交给后进生,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这样整个语文课后服务就会充实,有效,高质量,很好的落实因材施教,让学生在高效高质量的学习环境下达成教学目标。
结论:在“双减”背景下,改变了以往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教学形式单一,效率不高的状况,通过教师针对性辅导,提升学习成效,开展多样化服务以及课后复习及分层作业等,促进小学语文课后服务高效开展,让课后服务真正服务于学生和家长。经过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研究和探索,边落实边修改,面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让小学语文课后服务时间,切实落到实处,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逄云阁, 刘学联 .巧“整” 妙“融”,让作业提质增效——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设计 [J].山东教育,2022(Z1):23-24.
[2]吴彬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探析[J] .新课程研究,2022(17):102-104.
[3]文永娇 .新课程视阈下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皇姑区小学五年级语文作业内容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4]赵强;王丽丽;何玉鸿;“双减”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实施困境与突破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