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探析
郑德慧
山东省潍坊市 潍坊新纪元学校 261108
摘要:写作一直是高中生最为头疼的问题,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效地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对于高中生的写作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超越对具体事物的依赖,从多种方式中提炼和总结,并且形成理性的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思维的升华。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实践策略
在高中阶段进行写作教学时,教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事物,写出的文章才更具有条理性,并且能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写出高水平的文章。在高中写作教学时,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培养学生思辨性写作意识,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
一、开展话题研讨会,培养学生的辩证性思维
以《六国论》这篇课文为例,该文章有这样的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概括起来就是说六国破亡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断地用土地去贿赂秦国,教师可以用此观点来作为话题研讨会的主题,让学生辩证一下该观点。该话题的主要论点有三,六国破亡的原因、六国的做法以及秦国的结局是否会发生改变,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提炼该材料的辩证点,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于这段历史或者说对于秦国的理解来梳理自己的辩论观点,可以从每个国家的制度、民生、君主、军事等等方面入手,在举办话题讨论会的初期,重点是要让学生能够围绕着这些辩证性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如从国家的制度来进行辩证思考,秦国在惠文王时期经过商鞅变法已经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耕战法度,不仅赏罚分明,而且激发起了所有民众全力备战的斗志;反观其余诸国,拥有完整律法的国家几乎没有,而且像楚国和赵国这样强大的国家在国内仍然奉行贵族制度,即使是军士奋勇作战,他们也不会得到任何的奖赏,一方枕戈待旦,一方还在忙着压迫和剥削百姓,即使最后没有用土地贿赂秦国,六国的败亡也是可以预见的。
二、紧抓文章重点,培养学生语段思辨能力
教师在进行高中写作教学时可以从词到句、从句到段逐步地对于学生进行指导,逐步让学生掌握完整的构思技巧。学生在进行写作时,能够有良好的思辨性思维,写出的文章有理有据,并且能够做到条理清晰。良好的思辨思维,就是思维的二次加工,在进行文章创作时能够对于他人的思想进行加工,并做到活学活用,逐步地融入自己的理解,这样在进行事物表达时,能够全面清晰地阐述。例如:学生在文章创作时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进行名人名言内容的分析,然后从他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名言的实质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融入自己的理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让学生明确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体会,在进行文章写作时,能够对其合理的应用,写作的质量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注重名人名言的积累并做到合理的应用,这样能逐步解决自身畏难的写作心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自信。
三、落实以读促写,培养学生读写思辨能力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落实以读促写的理念,能够结合一些优秀的文章来让学生展开思考,并且能够运用优秀文章的写作方式,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写作的针对性,避免出现无从下手的局面出现,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教师让学生进行教材文章分析的过程中,能够逐步解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并且提炼出作者的主要观点和论证依据,这样能利用列提纲的方式来将原文进行梳理,逐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在自身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合理地运用,借鉴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或者写作特点,能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进行景物描写作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春”“故都的秋”这两篇文章赏析,然后找出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并且进行仿写。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篇文章,阅读之后进行对比、赏析阅读,然后进行表格的绘制,对于每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写作目的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推理,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在自身进行写作时,能够积极地构建框架,逐步地填充内容,以此能够高效地完成课堂的写作任务。学生通过以读促写,能够逐步地掌握良好的写作技巧,还能够提升写作能力。
四、创设交际环境,培养学生具体思辨能力
在进行高中写作教学时,由于学生自身的思维较为单一,可以组织趣味讨论活动,针对教材的文章展开激烈的讨论和思辨,逐步完善和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这样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在分析问题时也会更加全面。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讨论与互动,能逐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自身的写作水平提升同样起到了积极地影响。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时下的一些热点话题来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能够让学生在班级中开展辩论赛之后能够多角度思考,然后以写作的方式来完成自己观点的解析,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并且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形成独特的思路完善自身的思维,写出的文章更具说服力。
五、实施小组评价,进一步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学生在完成文章写作之后,单一地靠教师进行批改,由于教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较多,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中的成员合作,相互修改与评价,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思辨性写作的评估模板,以此为标准来进行评估,这样学生之间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有相关的依据,不断完善了学生的思辨写作思维,促进了学生写作效果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搜集一些高考例题作文来让学生尝试书写,然后针对一些命题作文先进行讨论,然后完成文章的书写之后来在小组中相互观看并且进行评价,这样能够让学生吸收多方面的观点,在今后写作的过程中有所借鉴,不断地提升了自身的写作水平,也能够促进自身思辨写作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能够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来发展学生思辨性写作能力,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写出的文章有理有据,并且能够直击读者的内心,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今后深入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培培.浅谈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的路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104.
[2]彭方.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教学难点及对策探讨[J].读写算,2020(3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