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紫茎泽兰的危害机理和防治措施
杨艳梅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观音山国社合作林场
摘 要: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性恶草。本文通过对生长在昌宁县内的紫茎泽兰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参考了有关资料,从认识紫茎泽兰的角度,阐明了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紫茎泽兰的成分;紫茎泽兰的分布及危害;紫茎泽兰的危害机理和对其除治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紫茎泽兰;危害机理;防治措施
紫茎泽兰是一种外来恶性杂草,大约解放前后侵入我国,现已遍及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区),目前,大面积的蔓延已严重阻碍了农林牧业的发展和威胁着生态的安全。在昌宁县,紫茎泽兰恣意枉为,落地生根,四季不死。不论干湿,不论酸碱,不论在石山或是砖缝,它见缝插针,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其每到一处,独吸水分,独享养分,使与其貌似的同类植物难以存活,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林业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调查了解,查阅资料,从认识紫茎泽兰的角度作如下归纳阐述,仅供参考。
1、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
紫茎泽兰属菊兰科,泽兰属。它的土名很多,在云南各地叫法不一,在昌宁县,有叫它飞机草、大黑草、老臭草、大毒草等。
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1.5m。茎被灰白色柔毛,中上部的毛较密,分枝与主茎成直角射出,节间长6—14cm,对叶生,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0cm,宽3—3.5cm,两面被绒毛,下面的毛较密而呈灰白色,基出三脉,边缘有粗大钝锯齿,有长叶柄,柄长2cm,被灰白色绒毛。头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和茎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圆柱状,紧抱小花,总苞片有褐色纵条纹,冠毛较花冠稍长。瘦果无毛无腺点。
紫茎泽兰萌芽的PH值在4.0—7.0之间,过酸过碱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土壤湿度在30%以上,最适温度在60%左右,对光照的要求也很严格,无光的黑暗条件不萌芽,强光照萌芽力降低,发芽的最湿温度在15—20℃,土壤含水量低于16%,植物体不能生存;生长好坏与土壤肥力呈正比相关变化,同时无肥力的生红土也能生长,最适宜生长气温为15—20℃。一株紫茎泽兰可产3—5万粒种子,种子很细小,随风四处传播,也可以通过移动物体附着传播。
2、紫茎泽兰的成分
紫茎泽兰植株生长一年半后即木质化,其茎杆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有机质等成分组成,其叶皮主要是由叶绿素、半纤维素、胶质、鞣质、酚类,单宁等成分组成,紫茎泽兰茎杆化学成分主要有12种化合物,紫茎泽兰花有12种化合物,紫茎泽兰粗油香气成分含有45种化合物。
3、紫茎泽兰的分布及危害
3.1紫茎泽兰的分布
紫茎泽兰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大至在186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夏威夷群岛,1875年引种至澳大利亚,随后在新西兰、泰国、菲律宾、缅甸、越南、锡金、不丹、尼泊尔和印度等地蔓延成片,泛滥成灾。大约解放前后,由缅甸、越南、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国边境入侵我国。云南、四川、西藏、广西等省(区)已有分布,分布的海拔高度范围大约是330—3000米。初步统计,我省境内,约在北纬26°30′以南,10多个地(洲)90多个县市26万km2土地上都有紫茎泽兰生长,资源贮藏量达1200万t以上。其中,红河、思茅、临沧等地(洲)约34个县,11万km2范围内农业受害最重。现已蔓延到四川西南部凉山地区和贵州西部,每年正以30km左右的速度继续向北推进,潜在的危害性很大。
3.1紫茎泽兰的危害
紫茎泽兰主要是靠它那密集成片的生物学特性和惊人的繁殖能力排斥其它植物的生长。它所到之处,原有植物将被“排挤出局”,牛羊喜吃的草类均被消灭,只有紫茎泽兰唯我独尊。由于云南耕地以旱地为主,多有轮作习惯,在紫茎泽兰危害区内,凡撩荒土地,次年均被紫茎泽兰占满,无一遗漏。
紫茎泽兰危害着林业的发展,该毒草侵占宜林荒山,影响造林,林木生长和采伐迹地更新;侵入经济林地,影响经济林木生长,管理成倍增加,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经费;因紫茎泽兰危害的,轻者产量下降,品质变劣,重者成片死亡,严重威胁着经济作物的发展。此外,紫茎泽兰严重蔓延地区,阻碍交通,堵塞水渠,影响农业活动的正常开展,对药用及蜜源植物危害也极大,危及了养蜂业和药用植物的发展。
4、紫茎泽兰的危害机理
4.1紫茎泽兰中草药特殊气味
紫茎泽兰中草药气味,是含有如香茅醛、香叶醛、乙酸龙脑脂、樟脑等易挥发成分。当大量紫茎泽兰在一起时,挥发成分对人畜具有薰昏作用。
4.2动物及昆虫拒食现象
紫茎泽兰花中含有的克拉维醇和紫茎泽兰内脂对动物及昆虫的粘膜具有刺激作用,鞣质、单宁对胃也有刺激作用,从而引起动物和昆虫的拒食。
4.3少数牛、羊、马动物食后出现“反胃”,“胀肚”现象
这种症状的原因是:当牛、羊、马动物大量食进紫茎泽兰叶、花后,胃内较多鞣质、单宁及紫茎泽兰内脂等成分富集,刺激动物内部粘膜,降低动物胃的消化功能所至。在紫茎泽兰严重泛滥的地方,牲畜每天食进一定数量的紫茎泽兰,群体中少数牲畜由于消化不良,逐步消瘦,生病而死去。相反,在牧草丰富的地方,虽然牛、羊、马偶尔吃进少量的紫茎泽兰,但反胃、胀肚、消化不良的现象就很少发生,对于动物生病死去的说法也就很少。
4.4动物过敏现象
在紫茎泽兰开花时间,人们在成片的紫茎泽兰草丛中活动,紫茎泽兰花粉和种籽的冠毛(很细)容易被人吸入呼吸道,刺激粘膜,过量引发头昏、胸闷、打喷嚏、花粉过敏等不适反应,牲畜过量吸入则引发哮喘症状。
4.5用紫茎泽兰垫圈引发动物烂蹄发炎现象
在紫茎泽兰严重泛滥的地区,由于牧草较少,农民用紫茎泽兰垫圈,大量湿的紫茎泽兰堆积在一起,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发生微生物发酵,紫茎泽兰中的鞣质、单宁降解为没食子酸、单宁酸和其它化合物,纤维素和木素等发酵部分产生草酸。当混合酸性成分达到一定浓度时,对动物的蹄子造成一定的腐蚀作用,进而引起烂蹄发炎。畜圈越潮湿温度越高,发生动物烂蹄发炎现象就越严重。
5、紫茎泽兰的防治措施
由于紫茎泽兰密集群生的生物特性,惊人的繁殖能力,可怕的蔓延速度以及对其它植物的排斥和危害之大,国家林业局,国家森防总站在全国有害生物普查中将其列为重要考查研究对象,许多国家的生物学者也一直在探索对紫茎泽兰的有效防治措施和方法。笔者认为,对紫茎泽兰的除治目前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人工铲除,合理利用,综合治理。紫茎泽兰生命力强,其抗药性也强,经过大量实验,许多化学药物对其毫无作用,有效的农药其经济价值又较大,防治成本较高,采用人工铲除既可降低成本,又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对紫茎泽兰的铲除重在斩草除根,其晒干了的紫茎泽兰可用作烧砖、烧瓦、烧石灰等工业燃料,换取经济价值,将紫茎泽兰铲除地块改为农业、林业用地,选择良种,适树,做到常年耕植,永续管理。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室编. 恶性杂草紫茎泽兰.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室
[2]中国农业信息网;云南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