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专项心理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影响研究

作者

任若曦

成都体育学院

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专项心理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篮球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还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比赛中的各种压力和挑战。本研究探讨了其在提高运动员体能、技术水平、战术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专项心理训练,运动员能够提高自信心,增强注意力和集中力,有效应对比赛压力,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战术,从而提高比赛中的表现。在团队合作方面,专项心理训练能够增强队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增进团队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关键词:心理训练;篮球;运动员

1 分析与讨论

1.1 研究背景

本研究旨在对我国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相关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进行分析。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对运动员的专项心理训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篮球运动是一种集体参赛体育,需要心理战术和身体素质都要过硬的综合性对抗体育。从很多研究中可以发现,篮球运动员在参赛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焦虑,焦虑和自身心理素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直接影响比赛成绩[1]。例如中国男篮在2019年男篮世界杯小组赛关键场次中屡屡送出失误,致使最终未能出线[2],在失利的表象背后,也凸显出我国篮球心理训练水平还亟待提高。在重大比赛当中,比赛双方实力相近时,心理承受能力将成为决定比赛走向的制胜因素。所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善和提高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各种心理素质,并有针对性地对其个性心理特征进行科学、全面而系统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篮球比赛中来自对方队员,裁判和观众等外界环境的干扰不可避免,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状态,发挥应有的竞技水平,及时摆脱焦虑、急躁等负面情绪都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3]。故此文章研究专项心理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影响,以期在未来的体育发展中应用并获得有效的作用。

1.2 专项心理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的具体作用和影响

1.2.1 心理训练对体能的影响

体能训练是篮球运动训练的基础保障。出色的身体素质、全面熟练的技术动作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和基础,而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发挥其应有竞技水平的重要保证[4]。没有良好体能的保证,技、战术训练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就难以提高。而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持续的高强度、大运动量的反复练习势必会给运动员带来枯燥、厌倦、逆反等负面心理情绪,使训练效果大打折扣。通过心理训练的干预,找出运动员的内心需要,利用动机激励的方法,将各种积极的心理因素融入训练的过程中,激发训练热情。并且可以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有目的地设置困难和障碍,人为地创造疲劳、逆境等不利条件建立特殊的心理环境,从而在训练中模拟出赛场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1.2.2 心理训练对技术的影响。

现代篮球运动是以投篮得分为最终目的、攻防转换快速频繁的速度力量型集体对抗性的体育项目。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受到对方队员、裁判员、观众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难在巨大的比赛压力下正常发挥。在篮球技术的学习、训练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结合心理训练,让运动员了解自身优缺点以增进技术发展,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以有效地管理情绪。合理运用心理暗示可以有效地提高技术动作的掌握质量,纠正错误动作。因此,需要通过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学会在比赛中调节并控制情绪,集中注意力,获得并长时间保持自信,以应对比赛中巨大的压力。

1.2.3 心理训练对战术的影响。

专项心理训练对于运动员场上能否更好地执行教练员安排的战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篮球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按照教练员所制定的战术目的,运用正确合理的技术动作和战术行为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它表现为随着场上比赛情况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运用身体素质,通过合理的技术动作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而情绪、感知、思维、意志品质等心理因素都会对篮球战术意识的形成产生影响,因此科学、系统地提高队员心理素质是提高运动员战术意识水平的重要措施。观察力、分析判断力以及应变能力的培养,能够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迅速、准确地判断不断变化的场上情况,准确地把握空间、方位和距离,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动作[5]。

1.2.4 心理训练对压力管理的影响

在篮球运动中,运动员赛前、赛中和赛后面对的无论来自外界还是自身的压力是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以2019年男篮世界杯中国对阵波兰一战来举例,中国队在一度手握领先的情况下,周琦边线球发球失误,最终直接导致了本次比赛失利,小组出线无望,这其中周琦发边线球有压力,还有来自身为东道主主场作战带来的压力,还有小组赛出线形式的压力,可以说是本次失误就是中国队没有做好自身压力管理而导致的,外界球迷对于周琦这个失误的不满甚至还导致了周琦后续的竞技水平受到影响,也说明如果赛后的压力管理没有处理好,对运动员造成的心理损伤也会持续影响其竞技状态的保持和发展。而专项心理训练对运动员的压力管理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首先,专项心理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通过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运动员能够在面对压力时更好地应对,从而保持冷静和专注;其次,专项心理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自信心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运动员通过专项心理训练可以学会积极自我评价,并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这样的积极心态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应对压力并发挥出最佳水平。通过训练,运动员能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并在比赛或训练中有效地应用这些策略来减轻压力[6]。

2 结论

通过专项心理训练,篮球运动员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绪,并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学会处理失败和挫折,从而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困难情况。专项心理训练还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使他们更好地专注于比赛和执行战术,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比赛中的信息并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此外,通过专项心理训练,运动员可以学会与队友有效沟通、协商和解决冲突,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合作关系。通过专项心理训练,运动员可以学会应对各种压力,保持冷静和专注,从而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挑战。

总的来说,专项心理训练对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完备且成熟的专项心理训练无疑会帮助篮球运动员在场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训练成果,建立一个有利于发挥已有竞技水平的心理状态,达到每一个周期训练的目标从而取得优异的竞技比赛成绩。

参考文献:

刘小莲,赵世飞,姜元魁等.影响篮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的因素及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J].山东体育科技,2001(03):12-13.

郭洪亮,高嵘,许文鑫等.2019年世界杯中国男篮运动表现、失利困境及破解策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0,46(06):107-112.

刚彦,李艳.对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几点新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1995(09):51-54.

孙宝聪,王嵊海.篮球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的作用及其培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01):75-76.

孙明和,张林先,刘安清.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03):63-65.

李希水.篮球运动员竞赛心理特征及赛前心理训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4):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