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

赵文静

河北省武安市富强小学, 河北 武安 056300

摘要:近年来,“双减”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小学教育环境,促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寻求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以“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为主题,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通过数学游戏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效率。首先,分析了“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游戏教学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筛选和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的数学游戏,并在多所小学进行实践应用。此外,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本研究还对数学游戏教学实施中遇到的挑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加具体和实用的建议。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游戏教学策略;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挑战对策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也在变化,重视孩子们的健康和兴趣。很多孩子对数学既害怕又没兴趣,感到很难。但是,用数学游戏来教学可以让数学变得有趣,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文章讨论了“双减”政策下,怎样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更愿意学习,同时也谈到了在使用数学游戏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文章的目的是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帮助老师们更好地用游戏来教数学,让数学课变得既有趣又有用。

1、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研究

1.1 “双减政策”的实质背景和对小学教学的影响

“双减政策”是指我国自2015年开始实施的减负和减少学科考试等教育改革政策[1]。该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面临着新的教学需求和挑战。

双减政策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得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探索和思考。以往老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为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导致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而减轻课业负担带来的变化,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使教师能够将更多的关注力转移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开展更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减少学科考试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逐步开拓数学学习范围。过度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多是局限于应试需要,缺乏对数学学科的整体理解。而双减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使得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更加灵活多样的数学教学活动。这为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2]。

1.2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近年来,“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小学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需要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积极的做好教学的创新工作,结合学生需求来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在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在实践中所具有的辅助作用越发凸显出来,其所具有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双减”政策的实施促使教师深刻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往机械、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3]。而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正是一种注重趣味性、互动性和启发思维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学习体验。

(2)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通过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合作、竞争等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符合了“减负”和“减学”政策的要求,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2、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践

2.1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设计的数学游戏

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善于模仿、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设计数学游戏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针对小学生渴望参与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数学游戏,例如数学趣味竞赛、数学隐藏任务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4]。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游戏可以设置一些谜题或趣味数学题目,促使他们产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的注意力时常不集中,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想象力、色彩丰富的数学游戏,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效果。考虑到小学生的活泼好动,游戏可以加入一些动作元素,例如跳跃计数、数学拍手游戏等,让学习变得更加活泼生动。

与此根据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数学游戏的设计也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5]。在数学游戏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例如购物结账、菜谱计算等,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结合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设计一些针对性的数学游戏,例如关于分数的比较、几何图形的拼接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2 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效果分析

数学游戏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实践中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数学游戏,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些游戏既包括基础的数学操练游戏,也包括启发式思维训练游戏,丰富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在玩中学,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实践应用发现,这些数学游戏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锻炼逻辑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实践应用,还发现数学游戏对于学生的数学学科成绩和综合素质提升有着显著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参与数学游戏后,其数学学科成绩有明显提升,并且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发展。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学生课堂表现中,也在课后作业和考试中得到了验证。

结束语

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数学游戏教育小学生,可以让他们更加喜欢学数学,并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解决问题。数学游戏让学生的思考更加灵活,创造力也更强。虽然我们的研究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比如参与的学生不够多,不能代表所有中国小学生。但是,我们希望将来能对更多的学生进行研究,开发出更多适合不同学生的数学游戏,并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玩游戏的感受,以便我们的教学方法更加有效。我们的研究为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业压力的政策下,更好地教授小学数学提供了一些想法。

参考文献

[1]赵仕疆.“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世纪之星—小学版,2021,(35):0111-0112.

[2]韩群英.“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3,(20):90-92.

[3]黄高.“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3,(10):0093-0095.

[4]谢晓姣.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传奇故事,2023,(20):93-94.

[5]黄美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3,(15):47-49.

本文系邯郸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3YB1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