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职学校德育的路径思考

作者

范峰

泰安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泰安 271221

摘要: 本文探讨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职学校德育的路径思考,旨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融合方案。该方案以课程融合为基础,结合实践项目和模拟创业活动,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和实践。同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跨学科合作。本研究提出了评价体系,用于监测和改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职学校德育的效果,促进教育品质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中职学校德育;综合素质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与升级,创新创业教育(IE)与中职学校德育(MV)的融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研究背景首要聚焦于国家对技能型与创新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这要求中职学校不仅要传授专业技能,更需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通过模拟创业环境、实践项目参与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而中职学校德育,则着重于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两者虽侧重点不同,但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与未来职业成功。

(二)研究意义

在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职学校德育的路径时,首先需深刻剖析其研究意义,以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石[1]。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趋向于具备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及良好道德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中职学校而言,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目标不仅在于传授专业技能,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适应未来社会变革的能力。

二、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在中职教育领域也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职学校中,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一门课程或是一个单项教学内容,更是一种理念和方法的全面融合和贯通。在发展过程中,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多关注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也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重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其专业水平和教学理念直接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将教师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同时,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潜力。

(二)德育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实施情况

在探讨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的融合路径时,对当前德育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深入剖析显得尤为重要[3]。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法治观念等内容展开,采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多种形式。然而,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升。尽管课程体系健全,但学生参与度与认同感参差不齐,部分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共鸣与内化。运用Kirkpatrick Model进行评估,发现在反应层(Reaction)与学习层(Learning)上,学生普遍能够接受德育教育,但在行为层(Behavior)与结果层(Results)上,即行为改变与绩效改善方面,成效不显著。

德育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度不足。中职学校强调技能培养,但德育教育与专业技能课程往各自为政,缺乏有机联系,未能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职学校德育的路径探讨

(一)制定政策和措施以推动融合

在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职学校德育的路径时,制定全面而精准的政策与措施是推动两者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通过运用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这一战略管理工具,我们可以从财务、客户(学生及利益相关者)、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一套系统化的政策与措施体系。

在财务维度,需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融合项目的研发与实施,确保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同时,引入社会资金合作,通过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等形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客户维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研学生需求,设计符合其认知特点和职业发展规划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实施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

在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职学校德育的具体路径时,实施一套系统化、创新性的教育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借助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框架,我们可以从用户(学生)需求出发,结合中职学校德育目标,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具体而言,首先需进行广泛的调研,深入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创新能力现状及德育需求,以此为基础,明确教育方案的核心目标与内容架构。

方案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课程体系的重构与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课程紧密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项目制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创业情境中,体验团队协作、市场分析、问题解决等创业过程,同时培养其诚信、责任、创新等核心价值观。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引入行业专家、企业导师,为学生提供实战指导与资源对接,加速创业项目孵化,进一步激发其创新创业热情。

(三)评估融合效果与反馈

在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中职学校德育的路径时,评估融合效果与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确保改革成效的关键环节。依据Koter's 8-Step Change Model,我们需在设计阶段即纳入评估框架,以持续监控并优化融合过程。具体而言,评估应涵盖知识获取、态度转变、行为实践及成果产出等多个维度。

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标准化测试等工具,评估学生对创新创业理念及德育价值观的掌握程度,以数据支撑融合效果的直观展现。同时,借助深度访谈、案例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学生内在态度与价值观的微妙变化,捕捉难以量化的情感与认知转变。

四、结论与展望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融为一体,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够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德育融合的路径时,需要深入理解德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制定全面而精准的政策与措施,实施系统化、创新性的教育方案,并评估融合效果和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通过这些努力,可以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奎.探索红色基因融入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路径[J].新课程,2023,(03):31-33.

[2]刘健.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路径探索[J].鄂州大学学报,2022,29(01):27-29.

[3]谌琪.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7(0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