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分析

作者

晏路 史博 刘松岩

1.西安航天三沃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2.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宝天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3.西安航天三沃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在当今社会,伴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高速公路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规模逐渐庞大,其技术复杂性也同步上升,这使得项目管理变得更加棘手。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提升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效率、品质及长期发展能力,促进项目参与各方高效协作、精准掌控项目动态并作出迅速的决策。鉴于此,深入探讨高速公路机电安装工程项目中信息化管理的实际运用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

1机电工程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建设,需要使用多种类型的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管理具有一定复杂性,为确保机电设备正常运行,为项目开展提供服务,机电管理人员需要考虑机电工程管理标准,制定可行的管理计划。在机电工程管理中,需要利用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收集机电工程相关内容,以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机电工程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方案的融入,可以精准把控施工进度,避免影响环境与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需要使用软件系统,为管理工作提供数据参考,保证工程资金稳定运转,解决机电工程管理遇到的多重挑战。促使施工的形式和方法更加多样化,施工管理达到更加快捷、准确、高效的目标,对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技术

2.1二维码技术在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二维条码,即二维码,具备容纳丰富资讯的能力,涵盖了机器的基础资料、生产批次、以及安装流程等诸多细节。这种码可以被贴附于各类机械设施之上,充当其身份的独一证明,极大地便利了设备的监管和追踪作业。首先,在机械设施的资料归档和注册环节,二维码技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每台机械皆可指派一个专属的二维码,通过该码的扫描,管理者能够即时掌握设施的详尽信息,例如型号、生产时间、生产商等,这对于构建详尽的设备档案、完善设备的使用历史记录至关重要,并为设施的保养与维护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接着,二维码技术在机械设施的全程追踪管理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设备上的二维码使得从安装到维修再到更换的每一步都可以被追踪。管理者能够随时对二维码进行扫描,以掌握设备的最新状态和过往操作历史,这对于实现设备的可追溯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响应极为有利。最后,二维码技术同样提高了设备的远程故障诊断和维护作业的效率。维修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能够远程接收到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故障数据,无需亲自到场,这不仅提升了维修效率,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维修人员面临的安全风险。

2.2远程监控与诊断技术的应用

通过融合远程控制技术、避雷监控技术以及二维码模块等多元化技术手段,形成协同作业体系,本系统实现了对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管。这种远程监控机制不仅确保了机电工程的顺畅执行,而且显著提升了后续维护工作的效率与品质。故障诊断模块能够直接内置于远程故障诊断装置中,即便在电力中断和网络故障等突发情况下,系统仍能保持稳定运行,进行设备的远程故障分析。系统还整合了智能化或自动化的控制单元,赋予了远程故障修复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

2.3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技术的应用

依托于海量数据及智能算法,数据分析与决策辅助技术能对众多数据进行搜集、加工和解读,旨在向管理层输出决策辅助信息,以促进机电设备运作与保养的优化。起初,该技术能助力管理层对设备生成的庞大数据集进行汇总和深入分析。利用先进的数据解析手段,管理层能够探查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动向,及时发掘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判,从而制订出更加合理的保养方案,降低非计划性停工的概率,增强设备的信赖度和稳固性。接着,决策辅助技术通过将数据分析的成果以图像和表格的形式直观展示,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了便捷。这些直观的工具使得管理层能够迅速掌握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和症结所在,并实施即时监控。除此之外,决策辅助系统还能够实时发出警报和提醒,使得管理层能够对潜在问题作出快速反应。

3信息化管理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3.1改进工程管理制度发展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时代中,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优势,以技术革新为动力,降低工程经济投入。机电工程需要完成管理方法改革,将传统管理方法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凸显工程管理特色。有关施工管理部门需要大力吸引和培养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依据维护管理作业发展需要分批次培养,提高专业队伍综合素养,方可系统解决控制维护管理等多项难题。管理人员还需主动学习信息技术,丰富信息化管理内容,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高速公路机电信息化建设中来。在机电设备采购与维护中,也需制定信息管理计划,根据管理特点建设管理平台,为工作人员经验交流提供空间,保证养护技术更新效率。信息管理制度应用需要根据现实情况逐渐调整,观察最终的监督效果,避免产生数据传输过慢和反馈报告延迟等现象,考虑项目的整体进程,做好工程管理准备。

3.2机电设备运维效率的提升

首先,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我们得以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及故障预诊。系统通过在设备上部署感应器和监控单元,能够即时捕捉到机械及电子设备的运行信息,如温度、压力、电流等关键指标。若系统侦测到任何异常或潜在的故障征兆,它会立刻向管理者发出警示,以便迅速作出响应。这种远程监控机制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的稳定运行时间,降低了因设备故障引发的停工和维修时长,进而增强了设备管理的效率。其次,该系统对设备的保养计划进行了智能化优化。基于设备的运行日志和维修历史,系统可自动制定维护方案,并指派维护人员的具体任务,确保设备能够得到定期的检查与保养,有效减少了非计划性的停工和紧急修理情况。这一优化措施提高了维护工作的实效性和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压缩运营成本。再次,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实现了对设备的智能型管理。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够预测设备性能的演变趋势和寿命周期,协助管理者制定更为科学的设备更新策略。同时,系统还能够提供设备使用的建议,涉及运行参数的调整和节能降耗措施,从而提升设备运行的效率。最后,该系统显著提高了维护人员的作业效率。系统提供了详尽的设备资料和历史记录,使得维护人员能迅速定位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另外,系统还支持维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经验交流,提升了维护团队的专业技能水平,有助于减少培训开支,同时提高了维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3.3重视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高速公路施工技术逐渐成熟,但是工程项目管理缺少统一标准。机电工程需要改变传统管理思想,在软件系统建设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的软件基础设施,是达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路径。机电工程信息化管理,缺少先进软件的支持,无法改进管理细节,因此需要重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在软件开发完成后,可以利用软件完成,机电设备采购与管理,在机电设备安装与储存时,重点分析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产生的影响,结合项目方提出的需求,找出管理工作的难点,从而实现针对性管理。软件应用需要注意外部影响,提升软件开发能力,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隐患。

结论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需要寻找管理的重点,提供持续的管理服务,弥补传统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关注信息技术应用后,管理质量发生的变化,确定信息技术应用注意事项,制定全新的管理思路。

参考文献:

[1]代述强.信息时代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公路,2022(13):116-117.

[2]操一方.信息化条件下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探究[J].智能城市,2023(8):102-103.

[3]韩子东,李华磊.信息化条件下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探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24(2):36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