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审核要点与策略分析
孟凡畅
金鹰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审核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工程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定义、重要性、审核要点以及审核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造价审核,审核要点,审核策略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工程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定义、重要性、审核要点以及审核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定义与重要性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是指在建筑项目的各个阶段,通过系统的、专业的审查,对工程项目的预算、结算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进行细致的核实和评估,以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准确性以及与实际工程量的匹配度。这个过程涉及到对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合同条款、市场信息等多方面资料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施工进度、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因素的动态跟踪。造价审核是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控制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首先,它是预防和控制项目超预算的“防火墙”。通过对预算的严格审查,可以提前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费用估算偏差,防止成本失控。其次,它对确保工程质量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审核,可以及时发现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促使设计优化和施工改进,从而避免因质量问题带来的额外花费。
二、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要点
审核人员应深入理解设计意图,对施工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进行细致审查,确保成本估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够提高预估的精准度,通过三维模型,提前发现潜在的冲突和设计优化空间,从而降低未来变更导致的成本增加。同时,与设计团队的紧密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确保设计变更能及时反映到预算中,避免预算与实际成本的脱节。审核人员需密切关注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采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动态成本监控。定期与施工方进行成本回顾,确保人工、材料、机械等各项费用符合预算,并与市场价格保持一致。对工程变更和签证的管理也至关重要,完善变更流程并设定严格的变更审批机制,可以有效防止成本超支。审核团队应独立于施工方,确保结算过程公正、透明。对工程量清单的复核,特别是隐蔽工程和变更工程,要以实测实量为依据,避免虚报、漏报。同时,严格对照合同条款,对结算款项、支付条件进行逐一核实,确保合同执行的合规性。针对行业常见的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合同管理漏洞等,策略上应强调信息透明度和合同的严谨性。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确保各方对工程成本有清晰的了解,避免信息滞后或错误带来的额外成本。
三、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策略
3.1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
每个环节的审核工作应由专门的人员或团队负责,如设计阶段的成本预估由造价工程师与设计团队共同参与,施工阶段的费用控制由造价审核人员与施工方紧密合作,竣工结算的核查则由独立的第三方或专门的结算审核团队执行。确保职责明确,责任到人,避免工作重叠或遗漏。流程应涵盖从项目启动到竣工结算的全程,包括预算编制的审查、施工过程中的费用监控、变更管理以及结算的复核。每个环节都应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同时,对于突发情况或变更事项,应有灵活的应对机制。流程应遵循法规要求,同时结合项目特点进行定制,以适应不同的工程环境。再者,严格的监督机制是保证审核质量的保障。这包括内部的自我监督,如定期的内部审计,以及外部的监管,如行业协会或政府相关部门的抽查。同时,引入公开透明的信息共享平台,让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能查看审核进度和结果,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随着市场环境、技术发展以及法规的变更,审核制度需要定期评估其适用性和有效性,必要时进行调整和升级。
3.2 加强审核人员的培训
培训课程应涵盖造价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工程经济学、成本会计、法律和合同管理等内容,以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撑。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审核人员能够更好地评估和控制工程成本,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明智决策。实操技能的培训包括如何使用最新的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如何解读和利用设计图纸,以及如何进行现场勘查和测量。例如,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模拟,可以提升预估的精确度并优化设计,而熟练掌握造价软件则能提高处理信息和生成报告的效率。此外,还应定期组织模拟实战,让审核人员在模拟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培训中应强调沟通与协调技巧,因为造价审核人员需要和设计、施工、业主等多个方进行频繁的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够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误解或遗漏,从而减少可能的纠纷和成本超支。持续的职业发展计划也是培训的一部分。这包括定期的专业知识更新,跟踪市场动态和技术进步,以及参与行业研讨会和研究,以保持对最新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了解。
3.3 采用先进的审核技术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以其三维可视化和数据集成优势,为设计阶段的成本预估提供了强大支持。BIM技术能够整合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阶段的数据,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优化设计,从而避免后期变更带来的额外成本。它还能实现项目各方的协同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共享,从而减少误解和错误。BIM的使用要求审核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通过培训和实践,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一技术提高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则打破了空间限制,使得远程协同和实时数据共享成为可能。在施工阶段,审核人员可以借助云计算实时监控费用,进行动态成本分析,迅速发现并应对成本波动。同时,云技术也便于存储和检索大量的历史数据,为未来项目的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依据。大数据分析在造价审核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收集市场信息、历史数据和实时项目数据,应用数据分析算法,可以预测材料价格波动,评估市场风险,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市场洞察。此外,大数据分析还能帮助识别成本超支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人工智能(AI)在造价审核中的应用,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正在逐步实现智能化审核。AI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自动化识别模式和异常,甚至预测未来的成本趋势。
四、实际案例
造价审核中应注意清单与定额单位的一致性。如常州市金坛华阳路西侧地块某土建施工总承包工程,在预算编制中编制人员未注意到清单单位m2和定额单位10m2的不同,误将清单工程量直接填入定额工程量内,造成10倍的成本偏差。
造价审核中应复核实际施工与图纸的一致性。如常州溧阳某无纺布项目,施工图要求墙体为240mm厚加气块,但审核人员查询材料报验单得知,本项目采购的加气块规格为600*240*200,随后核实现场确认承包商用此规格的加气块砌筑了200mm的墙体,此问题直接导致结算多计50余万元。
造价审核中应审查是否按合同约定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如成都昭觉寺AD地块某土建施工总承包工程,合同约定钢筋措施筋不单独计取工程量包含在钢筋综合单价内。但承包商上报结算却计取了措施筋工程量,此问题直接导致结算多计90余万元。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是确保工程投资效益和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审核制度、加强审核人员的培训以及采用先进的审核技术,可以显著提升造价审核的准确性和效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精细化,为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娜.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3):214.
[2]闻晶.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要点及管理分析[J].居舍,2018(26):192.
[3]丁小荣.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工作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