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新时代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作者

高天

河南交投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豫西分公司 河南三门峡 472000

引言

企业思政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新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企业思政工作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成为企业思政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新时代企业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新时代企业思政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引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企业需要以思政工作铸魂育人,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发展动能。这不仅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内在要求,更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其次,思政工作能有效引导员工树立正确价值观,把个人追求融入企业发展。通过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可以激发团队创造力,在关键领域突破创新瓶颈。当员工的思想境界与企业愿景同频共振时,将释放出强大的组织活力。此外,面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管理变革,思政工作有助于构建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它能消除改革过程中的思想障碍,使员工在技术迭代中保持定力。通过价值引领塑造行为准则,为企业应对风险挑战提供精神支撑。最后,企业思政工作要注重与现代管理理念深度融合。在市场化运作中保持思想先进性,既遵循经济规律又体现社会责任。这种平衡发展模式能够增强企业韧性,为参与国际竞争筑牢思想根基。

2 新时代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多元文化冲击

新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交融的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在企业内部,员工来自不同的地域、家庭背景和教育环境,他们带来了各自独特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这种多元文化的存在使得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困难。例如,一些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观念,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产生冲突,容易使员工在思想认识上产生困惑和迷茫。

2.2 员工思想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员工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企业的管理和教育,而是更加注重自身的需求和权益。员工的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企业的管理制度、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期望和要求。这种思想的多元化使得企业思政工作难以找到一个统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例如,年轻员工更加注重工作的趣味性和成就感,而老员工则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和保障性,企业思政工作需要兼顾不同员工群体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2.3 新媒体环境影响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一方面,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企业思政工作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信息传递更加及时高效。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海量且良莠不齐,一些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容易对企业员工的思想产生负面影响。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也使得员工的言论和行为更加自由,企业思政工作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引导和监管。例如,一些员工在网络上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传播负面情绪,给企业的形象和团队氛围带来不良影响。

2.4 工作方式方法陈旧

部分企业在思政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如集中开会、文件传达、报告讲座等,这些方式方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满足新时代员工的需求。员工对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容易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导致思政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一些企业在思政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员工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使得思政工作与企业实际和员工需求脱节。

3 新时代企业思政工作的应对策略

3.1 加强文化引领,构建共同价值观

企业文化作为精神纽带,需在多元价值碰撞中坚守核心定位。通过系统化设计文化传播路径,将抽象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日常实践,建立从认知到认同的闭环机制。在文化落地过程中注重仪式感塑造,通过固定化的文化活动形成集体记忆,使价值观具象化为员工的行为自觉。面对代际差异,可构建分层级、差异化的文化渗透体系,既保持核心理念的统一性,又兼顾群体特征的适应性。

3.2 关注员工需求,实施个性化教育

思政教育需突破单向灌输模式,构建动态需求响应体系。建立常态化员工思想监测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捕捉不同群体、个体的思想波动规律。针对新生代员工注重精神成长的特点,设计职业发展与价值实现的耦合模型,将企业目标转化为个人成长阶梯。对技术骨干群体侧重创新伦理引导,平衡业绩压力与科研诚信的关系。建立柔性化教育供给机制,通过微课、工作坊等碎片化学习形式提升参与度。重点培养内部思政导师队伍,形成朋辈互助的教育生态,使思想引导融入日常业务场景。

3.3 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工作方式

数字化传播重构了思政工作的话语体系,需构建"中央厨房"式的内容生产矩阵。开发具有企业特色的视觉符号系统,将政策理论转化为符合网络传播规律的短视频、信息图。搭建去中心化的互动社区,鼓励员工参与内容二次创作,形成自下而上的思想传播浪潮。运用算法推荐技术实现教育内容的精准触达,建立基于员工画像的智能分发系统。注重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将网络热点话题转化为现场讨论素材,形成双向增强的教育闭环。

3.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

思政队伍能力建设需要构建"政治素养 + 专业能力"的双螺旋培养模型。实施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通过原著研读、情景模拟等方式提升理论转化能力。建立跨部门轮岗制度,使思政工作者深入业务一线获取真实问题场景。引入行动学习方法,将工作难题转化为研究课题,在实践反思中提升专业敏锐度。构建分层级的能力标准体系,设置初级、中级、高级思政师的职业发展通道。重点培养复合型人才,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又精通现代企业管理工具,能够运用 OKR 等管理方法将思政目标量化落地。

结束语

新时代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着多元文化冲击、员工思想多元化、新媒体环境影响以及工作方式方法陈旧等诸多挑战。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挑战的严峻性,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加强文化引领,关注员工需求,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挥企业思政工作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晓俊.新时代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N].山西科技报,2025-07-03(A06).

[2] 冯淼. 新时代国有企业创新思政工作的思考[J]. 四川劳动保障,2025,(11):107-108.

[3]何璇,朱奎泽.新时代强化企业思政工作的现实意义与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文化,2025,(05):211-213.

[4]朱平,王晓燕.人工智能时代企业思政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5,(05):214-216.

[5] 蒋树生.AI 时代下现代企业思政工作的机遇[J]. 现代企业文化,2025,(0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