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电教手段助力下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兴趣的激发策略

作者

陈淑琴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电教仪器站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作用。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电教手段的多种形式及其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各个环节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运用电子阅读平台拓展阅读资源、借助教育软件开展互动交流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教手段;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阅读兴趣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段学生而言,整本书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然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方法单一、阅读资源有限、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教手段逐渐走进语文课堂,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如何有效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小学语文高段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成为当前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现状及问题

高段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课余时间被大量的作业和辅导班占据,主动阅读整本书的时间较少。而且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对阅读过程的自主体验和探索,导致阅读兴趣不高。其次,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和更新速度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家庭藏书情况也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缺乏丰富的书籍资源可供阅读。此外,教材中推荐的整本书阅读书目相对固定,学生接触到的阅读材料较为局限,难以拓展阅读视野。此外,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多以教师讲授、学生默读和朗读为主。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引导策略,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中的世界,使得阅读教学显得枯燥乏味。

二、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电教手段可以整合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取相关的资源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书籍内容。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游戏等电教形式,可以将抽象的文字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听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此外,借助电子阅读平台、在线教育软件等,学生可以方便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最后,电教手段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进度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资源进行学习。

三、电教手段助力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兴趣的激发策略

3.1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发阅读期待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开始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海上冒险的视频片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狂风呼啸的天气等场景,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你们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会怎么办?有一个人在这样的荒岛上生活了很多年,他是怎么做到的呢?”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对书中内容的好奇心和阅读期待。其次,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时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情境和情感。比如,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当读到小女孩在寒冷的街头擦燃火柴看到各种幻象的情节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描绘幻象的精美图片,如温暖的火炉、丰盛的美食、慈祥的奶奶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和悲惨的遭遇,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阅读的兴趣和深度。

3.2运用电子阅读平台,拓展阅读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阅读平台,如学校图书馆的电子借阅系统、网络阅读平台等,为学生推荐适合高段学生阅读的整本书籍。这些平台往往拥有海量的书籍资源,涵盖了各种类型和题材,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口味。例如,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并对书籍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其次,借助电子阅读平台开展线上阅读活动,如阅读打卡、读书分享会、阅读竞赛等。阅读打卡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查看学生的阅读进度和打卡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督促。读书分享会可以让学生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互相学习和交流。阅读竞赛可以设置一些与书籍内容相关的问题或任务,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阅读积极性。

3.3借助教育软件,开展互动交流与阅读指导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些阅读批注软件,如“晓黑板”“云笔记”等,在阅读过程中对书中的精彩语句、段落进行批注,记录自己的思考和疑问。然后,学生可以在班级阅读群或软件的交流社区中分享自己的批注内容,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及时回复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批注进行点评和指导,促进学生对书籍内容的深入理解。其次,利用教育软件组建阅读小组,开展小组合作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共同阅读一本书,然后通过软件进行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完成阅读报告或项目。例如,在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小组内成员可以分别负责分析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然后通过视频会议或在线文档共同撰写阅读报告,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4制作阅读成果展示作品,激发成就感

在学生读完一本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文编辑软件制作电子手抄报,展示自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可以在手抄报中插入书籍的图片、作者简介、精彩片段、自己的读后感等内容,通过排版设计和美化,制作出精美的电子手抄报。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评比,让学生在展示自己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其次,鼓励学生将自己对整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制作成微视频。学生可以通过拍摄自己的朗读片段、表演书中的情节、讲述读后感等方式,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将这些素材剪辑成微视频。微视频可以在班级群、学校公众号等平台上发布,让更多的人看到学生的阅读成果。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表达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

结论:

电教手段在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运用电子阅读平台拓展阅读资源、借助教育软件开展互动交流以及制作阅读成果展示作品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然而,在应用电教手段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合理选择和运用,避免过度依赖电教设备,要始终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从华,刘云.“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路径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20(16):4-7.

[2]王东艳.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技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22(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