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语文活动设计研究
任明
齐齐哈尔技师学院(中国一重技师学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急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研究表明,现代产业工人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具备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人文底蕴。语文课程因其特有的文化浸润功能,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特别是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工匠文化元素,设计具有职教特色的实践活动,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
一、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语文活动设计的意义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内容与生活、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职业场景的结合,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学生参与度低,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还有部分中职学校在语文教学中过于追求职教高考成绩,将学生的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工匠精神是一种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它体现了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以及对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极致追求。在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核心要素,一方面,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工匠精神渗透,可以引导学生养成专注、执着的工作态度,提高他们在未来职业中的专注力和执行力。另一方面,工匠精神追求卓越和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未来职业中能够不断推陈出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基于工匠精神的中职语文活动设计路径
(一)情境创设活动——激发兴趣,感知工匠精神
中职学生往往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兴趣不高,而基于工匠精神的情境创设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观感受工匠精神的平台。在模拟的工匠工作场景中,学生可以亲眼看到工匠们如何精心雕琢作品,如何对待每一个细节,从而初步感知工匠精神中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等特质。
比如,教师可以播放《大国工匠》纪录片片段(如高凤林焊接火箭发动机),通过真实案例展现工匠的专注与精益求精。教师可结合纪录片内容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关注工匠的操作细节与精神内核,例如:“高凤林如何通过反复试验解决焊接难题?”;可以设置“职场体验角”,模拟高铁检修、电力维护等职业场景,让学生扮演工匠角色,完成基础操作任务。这种兴趣的激发有助于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为后续深入理解工匠精神奠定基础。当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阅读相关文本、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案例分析活动——深度解读,理解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案例分析需以“代表性-实践性-启发性”为原则,通过典型案例的解构,引导学生从技术伦理、职业态度、创新哲学三个层面理解其内涵。活动设计可遵循“案例选择-分层解析-价值迁移”的
逻辑链:
比如,教师可以引入现代工匠航天工程师徐立平、电力“蜘蛛人”王进,以及传统工匠故宫文物修复师王津、景德镇陶瓷匠人,分组分析案例,提炼工匠精神的共性特征(如专注力、创新意识),制作思维导图,并设定“传统工艺 vs 现代技术”的辩题,让学生分别扮演工匠与工程师展开辩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工匠的行为和精神进行评价和反思。例如,对于一些现代工匠在传承传统技艺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选择,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接受他人的观点,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面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实践操作活动——内化素养,践行工匠精神
实践操作活动通过将语文学习与工匠精神践行结合,强化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严谨、专注、创新的职业态度,促进语文素养与工匠精神的双向内化。
例如,教师可以举办“职场文书写作大赛”,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通知、总结等实用文本的撰写,强调语言的规范性与创新性,还可以联合企业开展“工匠日”活动,邀请技术能手进校示范,学生参与简单操作(如零件组装、文档校对)。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将语文素养中的语言表达、思维逻辑等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他们需要遵循工匠精神的要求,注重细节、追求品质,从而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这也将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支撑。
三、结束语
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情境、案例、任务驱动”三大模块协同作,情境创设解决“兴趣激发”问题,案例分析破解“内涵理解”难题,实践操作攻克“知行脱节”痛点,显著提升了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与践行能力。未来,教师还应将模块化设计推广至其他职业课程,形成中职教育“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助力培养“文技兼修”的新时代工匠。
参考文献
[1] 冯秀容. 新时代中职语文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21(9):34-37.
[2] 朱旗展. 工匠精神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J]. 亚太教育,2023(18):179-181.
[3] 龚玉娟.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有效渗透[J]. 互动软件,2021(7):4726-4727.作者信息:任明,女(1986.6.5),汉族,黑龙江人,本科, 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汉语言文学、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