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监理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分析
宋文
武汉华立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建筑工程监理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施工安全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监理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监理;施工安全;影响分析;改进措施
一、引言
建筑工程监理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施工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研究建筑工程监理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
2.1 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对材料、设备和工艺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首先,对于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监理人员会核查材料的合格证书、检验报告以及实物质量,确保所有材料均达到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要求。对于设备方面,监理人员不仅检查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还关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过程,确保各类设备能够正常、高效地运行。在施工工艺方面,监理人员会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进行检查,重点关注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手段,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保障每一道工序都能按照规范要求完成。此外,监理人员还会定期组织召开质量例会,通报质量问题的整改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提升施工质量水平。
2.2 进度控制
监理人员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监督,以确保工程能够按期完成。首先,监理人员会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其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通过日常巡视和定期检查,实时掌握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偏差及时进行调整。为了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监理人员还会积极协调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保证各项工序的顺利衔接。此外,监理人员还会对关键节点和重要部位进行重点监控,确保这些关键部分的施工能够按时完成,从而带动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通过以上措施,监理人员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进度,确保项目如期竣工。
2.3 投资控制
监理人员对工程投资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会仔细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月、季度计量报表,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同时,监理人员还会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经济签证,对于必要的变更和签证,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确保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材料采购和使用方面,监理人员会进行市场价格调研,了解材料的市场行情,防止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价格虚高问题。此外,监理人员还会关注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序等措施,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投资效益。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监理人员能够确保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2.4 安全控制
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监理人员会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脚手架搭设、模板支撑、临时用电、机械设备使用等方面的情况,确保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同时,监理人员还会监督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大风、大雨等,监理人员会要求施工单位停止高空作业和基坑施工等危险作业,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此外,监理人员还会对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确保灭火器材齐全有效。通过以上措施,监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建筑工程监理的现状及问题
3.1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已初步建立。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规范,各类监理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监理人员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此外,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学习,整体监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理体系。
3.2问题:
(1)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尽管监理队伍在不断壮大,但部分监理人员的素质却难以令人满意。具体表现为一些监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有限。这导致在监理过程中,无法准确识别和处理潜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2)监理机构与施工单位关系密切:在一些项目中,监理机构与施工单位存在过于亲密的关系,甚至出现利益输送的现象。这种情况严重损害了监理工作的公正性和独立性,使得监理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监理制度不够完善:尽管监理制度在不断完善,但仍有不少细节需要改进。例如,部分监理工作由于制度不健全而执行不到位,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存在隐患。此外,对监理人员和机构的监管力度不足,也使得一些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
(4)施工现场安全意识薄弱: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现场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未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此外,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较多,如临边防护不到位、施工用电不规范等,都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四、强化监理管理措施
4.1 加强监理人员培训
首先,必须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通过系统化的培训课程,使监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工程监理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提升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控制能力。同时,培训内容还应包括安全意识教育,增强监理人员识别和预防潜在安全风险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有效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还能提高整体工程的质量。
4.2 规范监理机构与施工单位关系
其次,需要严格规范监理机构与施工单位的关系,以确保监理工作的公正性。为此,应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防止利益输送和不当行为的发生。这可以通过建立透明的工作机制、严格的审查制度以及定期的监督评估来实现。具体而言,可以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对所有监理活动进行第三方审核,从而保证监理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此外,还应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各方对不正当行为进行举报,确保监理过程公开透明。
4.3 完善监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监理制度是确保监理工作到位的关键。首先,应明确监理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据可依。其次,应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监理人员的表现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绩效结果进行奖惩。通过完善的制度,可以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各项工程顺利进行。此外,还应定期更新和完善监理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环境和技术进步。
4.4 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意识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通过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使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这不仅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施工环境。具体来说,可以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识和警示标语,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和模拟演练,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安全顾问或第三方安全管理机构,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五、结论
建筑工程监理对施工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加强监理人员培训、规范监理机构与施工单位关系、完善监理制度、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施工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强. 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 建筑经济,2020, 41(2): 56-58.
[2] 张华. 施工安全管理中的监理作用分析[J]. 建筑安全,2019, 35(4): 33-35.
[3] 王磊.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监理中的应用[J]. 建筑科技,2021, 37(1):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