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胆红素、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探讨
王丽梅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二屯镇卫生院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23年1月-12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30名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场所进行的正常体格检查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同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而尿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另外,在冠心病病情加重时,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有降低的倾向,而尿酸却有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测定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血清胆红素;尿酸;冠心病
引言
冠心病是心血管领域的常见病症,是构成心肌缺血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当前,伴随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为提升患者生存率,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在临床实践中,制定任何疾病的治疗策略均依赖于可靠的诊断依据。唯有通过有效的临床检测手段获取精确的诊断信息,方能明确病情,从而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增强患者的生命安全系数。因此,探索有效的冠心病诊断检测方法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特此从本院选取了30例冠心病患者与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研究,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本院收治了30例冠心病患者,被指定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间段内在本院体检中心接受常规体检的30名健康个体,设立为对照组。观察组16名为男性,14名为女性,年龄跨度为55至70岁,平均年龄为(62.11±5.38)岁;对照组则包含男性17名,女性13名,年龄范围同样为54至70岁,平均年龄达(62.43±6.51)岁,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两组受试者均实施了血清胆红素与尿酸的检测。具体操作如下:采集空腹状态下血液样本5毫升,随后将血样置入含有生化抗凝剂的试管中,并确保及时将样本送交检验科室进行分析。在检验流程中,首要步骤是进行血清的分离操作,之后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对分离后的血清进行详细的检测与分析。
2结果
2.1 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尿酸水平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呈现降低趋势,而尿酸水平则显著增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见表1。
2.2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尿酸水平对比
随着病情的加剧,患者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而尿酸水平则逐渐上升,此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在发病过程中引起管腔的狭窄或阻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脏疾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冠心病临床症状,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诊治,很容易引发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疾病。虽然其具体致病机理尚未明确,但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遗传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习惯和肥胖均与其相关。寻找高效的检测手段对减少CHD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检查方法的使用,其结果往往不尽相同,所以正确地选用合适的检查方法是获得正确的诊断结果的关键。而在这些指标中,血清胆红素和尿酸含量的测定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作用。胆红素是胆色素之一,是肝脏中重要的呈色物质,同时也是机体内铁蛋白的重要物质,可有效降低脂肪酸等脂肪酸的氧化。一般人体内的胆红素含量在4-19μmol/L之间,当其含量增高时,提示肝损伤,从而引起脂类代谢紊乱,从而损害心功能,还会引起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从而增加了冠心病的发生。尿酸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杂环物质,其产、排平衡失调可引起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增高,进而引起多种疾病。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会引起血小板的凝集、血栓生成,进而加重氧化损伤、增加氧化 LDL及脂质过氧化,从而加快疾病进程。因此,控制血清中的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实践中,应重视对高尿酸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如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等,以降低血尿酸水平。此外,药物治疗也是控制血尿酸水平的重要手段,例如使用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风险。在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中,除了控制血尿酸水平外,还应关注血脂的管理。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降脂药物,能够有效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减缓冠状动脉疾病的进展。同时,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也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中,以防止血小板过度凝集和血栓的形成。
综上所述,血清中的胆固醇和尿酸水平是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综合管理血脂和血尿酸水平,结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冠状动脉疾病,改善患者的预后。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以及如何将这些策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参考文献
[1]于志坚. 血清胆红素、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探讨 [J]. 中国实用医药, 2024, 19 (13): 92-94.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4.13.023.
[2]林燕.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效果及检出率分析 [J]. 黑龙江中医药, 2023, 52 (03): 349-350.
[3]李伟,韦桂喜,任珊,等.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3, 11 (10): 93-95. 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23.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