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资源回收管理系统的设计
于乐源 曹新民 孙晓龙 罗然 秦放
大连科技学院, 大连 116000
摘 要:智能资源回收管理平台可作为服务于废旧资源回收的平台,文中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平台的社会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对平台从前端用户界面及后台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方案设计,以提高平台使用的方便性与不同运行环境的适应性。
关键词:资源回收;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有效回收利用各类资源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资源回收管理系统已然变成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高效的资源回收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还可以为相关产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系统需要涵盖资源回收处理的全流程管理,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只有充分满足各方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资源回收管理系统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基于此设计一款智能资源回收管理平台。
2 需求分析
当前阶段,户层面存在不清楚回收站点,传统回收站层面存在回收后的资源分类困难,回收过程效率低等问题,此处主要为用户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
(1)借助网络获取用户资源回收的需求,为用户引导就近的回收站点。
当前传统资源回收模式中,用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不清楚附近的回收站点,从而导致大量的可回收资源被用户直接丢弃,针对此类情况,平台在用户创建订单时采用两种解决方案:若用户已知待回收物的种类,可直接创建订单,由就近回收站点的工作人员进行上门回收;若用户不清楚待回收物的种类,则会为用户提供附近的回收点位置,从而为用户解决不清楚回收站位置的问题。
(2)在用户订单创建界面就进行分类标记,提前完成资源的分类工作。
若用户已知所属分类,则可借助用户订单中填写的类别进行初步分类;若用户不清楚类别,也可借助于识别设备对其进行分类,通过以上两种措施,可对待回收物进行初步大致分类,后续工作人员只需进行查验即可,从而解决了传统回收模式中资源分类困难的问题。
(3)为回收站生成待回收列表,提高回收效率。
后台接收订单后,将订单按一定条件进行整理筛选,生成表单供工作人员查看,从而实现工作人员的回收效率。
因此分析后,系统需求如下:
(1)针对普通用户
提供地图服务,允许用户通过地理位置查询附近的回收站点。
显示回收站点的详细信息,包括地址、联系方式、可回收物品种类等。
为用户提供路线引导功能,帮助用户轻松找到最近的回收站点。
提供在线订单创建功能,允许用户输入待回收物品的种类、数量、所在位置等信息。
根据用户输入的地理位置信息,自动匹配并分配就近的回收站点进行上门回收服务。
提供订单状态跟踪功能,让用户随时了解订单处理进度。
(2)针对回收站点
在用户订单创建界面,提供物品分类选项,允许用户自行选择或识别设备辅助分类。
若用户未选择分类或分类不准确,系统应提供提示并引导用户重新选择或修正。
为回收站点提供识别设备支持,能够辅助工作人员对未知类别的物品进行准确分类。
后台系统接收用户订单后,根据回收站点、物品类别等条件自动整理筛选订单,生成待回收列表。
待回收列表应清晰显示订单信息,包括用户信息、物品信息、预约时间等。
允许回收站点工作人员根据待回收列表进行工作安排,提高回收效率。
3 平台设计
平台在开发过程中,拟解决如下关键问题:前端交互设计;后台数据统计;资源回收识别模块的完善;回收后的资源处理。
(1)前端交互设计
用户订单创建界面遵循简洁明了的设计原则,顶部放置导航栏,将主要功能排列置导航栏中,页面中间放置订单创建按钮,让用户可以明确快速的识别出订单创建区域,从而降低页面的使用复杂度。订单创建流程遵循简洁迅速的理念,保留必要的信息类型,减小用户订单创建的复杂度。用户首页采用厂字型布局,使历史订单记录等信息可以一目了然的陈列在页面上。
(2)后台数据统计尽量准确且全面,并保证一定的易用性
后台采用若依框架进行二次开发,减小平台开发时间成本及开发难度,同时适量借助现有开发框架,以提高后台的稳定性及数据库的安全性。对于数据处理能力,后台应具有对于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的能力,并借助图表以实现数据的可视化,便于后台人员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开放相关接口,用于将相关数据交与有关部门,有利于相关部门可以及时了解管辖区域内居民垃圾分类情况、 垃圾种类以及数量。 通过数据分析对相对应辖区或者相关群体制定针对性的改良方案。
后台界面设计以服务于数据优先,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美化及UI设计,保证后台界面的美观简洁,提高对使用者的友好度。当用户创建订单后,后台能做到收到用户创建订单的信息并能及时进行及时处理,若用户已填写回收类别应能及时上门回收,回收完成后能对订单进行处理。同时
(3)资源回收识别模块
资源回收识别模块结合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设计。首先,收集大量不同类型的塑料瓶、易拉罐、废纸和废旧钢材的图像数据,并进行标注。其次,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建立一个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类型回收物的模型,用这些图像数据对齐进行训练。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摄像头或传感器获取待回收物的图像或特征数据,然后通过模型进行识别分类。最后,根据识别结果进行相应的回收处理。
此外,还可以考虑结合物体检测技术,实现对待回收物体的定位和识别。设计过程综合考虑模型的准确性、实时性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模型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实用性。
(4)回收后的资源处理
资源完成回收分类处理后,开放购买渠道,出售给有需要的公司或焚化厂,从而实现盈利,实现全套的回收流程闭环,同时购买渠道应简化使用流程,降低企业对系统使用的学习与磨合时间,以便于平台推广与使用。
4 结论
“互联网+资源回收”是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发展方向,针对前端交互界面,资源回收识别模块和后台实用性的设计,能辅用户和管理人员更加便捷的地使用平台,进一步提高平台的实用性,扩大使用群体。
项目支持:
大连科技学院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智能资源回收系统
参考文献
[1] 基于微信小程序校园二手纸质资源回收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张艳芳, 湖北文理学院,2020(05)
[2] 关于构建校园二手交易平台的研究[J]. 余紫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1(02)
[3] “垃分宝”废旧品回收平台的设计与运营 [J]. 胡道帆,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021 (03)
[4]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资源...研究——以重拾家园项目为例[J]张珍妮,铜陵学院经济学院,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