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数学教学中智慧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作者

陈贵周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 海口 571158

摘要:智能课堂教学模式使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朝着更科学、更精确的方向转变,为老师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然而,目前智慧教育模式还没有完全推广,其应用价值也未得到充分挖掘。本文对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通过对“智慧课堂”教学的优势的说明,详细地论述了“智慧课堂”的具体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智能。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慧生活,智慧的旅游,智慧娱乐,也给我国教育带来了一场巨大的变革。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科技也使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工作还不够完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并将其与智能时代的思想相结合,来建立全新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将智慧元素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1.智慧课堂的优势

首先,智慧课堂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通过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绩数据,教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度,从而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其次,智慧课堂促进了互动式学习。借助于智能设备和互动软件,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活动中。这种互动不仅限于师生之间,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营造出更加活跃和富有成效的学习氛围。再次,智慧课堂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数字化的教材和在线资源库,教师可以轻松地获取和分享大量的教学资源。这不仅减少了对纸质教材的依赖,还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学生也能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这些资源。最后,智慧课堂有助于实现远程教育。借助于网络技术和视频会议系统,智慧课堂可以打破地理限制,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远程教育模式不仅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还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2.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2.1.课前弹性教学预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以往的课前预习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价值,使得教师在后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精准教学。智慧课堂教学则转变了传统的课前预习方式,其设有明确的预习任务,使得学生的预习工作能够有的放矢,且智慧教育平台能够显示出学生是否参与预习以及学生的预习结果如何。

例如,在教学《随机抽样》一课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智慧教育平台上面的任务要求开展自主预习。具体的预习任务由智慧教育平台自动生成,也可以教师自主设计,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教师都需要对预习任务提前了解。一般而言,智慧教育平台往往以问题的形式设计预习任务,并且要求学生在线作答。《随机抽样》一课具体的预习任务为三个问题:1.概括说明抽签法和随机数法的具体含义;2.比较抽签法和随机数法的优劣;3.计算全班学生的身高总体均值。在以上三个预习题目当中,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回答即可,不要求全部作答。这里面的前两个问题相对简单,重点考查学生对于抽签法和随机数法的认识和理解,第三个题目则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且将考查工作以实践的形式进行考核,而不是直接给出文字题目,这表明智慧教育平台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次日课堂教学开始前半小时,教师需要登录智慧教育平台对学生的预习成果进行查阅,明确哪些学生已经掌握本节课堂的主要内容,哪些学生未正确掌握抽签法和随机数法,以及未掌握的盲点是什么,以便于自身的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2.2.课中智慧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开展的重头戏。教师在把握学生课前预习成果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发挥智慧教育平台的价值,利用其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教育的针对性,二是答疑解惑的及时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优先根据学生预习成果进行针对性教学,帮助那些在课前预习过程中未能真正了解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学生正确认识抽签法和随机抽样法。

教师可以借助智慧教育平台继续出题目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课前预习的第三题为例,智慧教育平台可以将班级学生的身高展示在多媒体大屏上,然后让学生计算班级学生的身高总体均值,这样就与课前预习相呼应,也能够了解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具体题目的考查能够检验学生是否真正领悟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检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学生的计算过程以及结果也会收录在智慧教育平台当中,系统会再度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二次分析。教师也可以利用智慧教学平台随机抽选学生上台作答,但对于抽选学生可以进行设置,主要选择对课堂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这样就能够将错误的作答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也就成为教师讲解这部分知识的重点。

2.3.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第一,教师需要借助智慧教育平台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优势和不足,然后可以让智慧教育平台给出具体的个体教育方案。教师作为具体方案的执行者,其并不需要逐一个体教导,而是协同学生一起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对于基础概念性的知识可以理解,但是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不熟练,教师可以为其设计一些基础性的计算题目着手练习。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从概念性问题着手,帮助这部分学生巩固基础。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同样存在自己的学习不足之处,巩固与提升则是他们后续的努力方向。

第二,在经过一个月的练习之后,教师再根据智慧教育平台的分析重新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但是这一次不再延续前面的学习方式,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进步情况重新制定新的学习方案。因为通过一个月的学习,部分学生有提升,甚至很大,部分学生没有提升,或者提升较小。提升较大的学生可以继续采用原来方案进行练习和提高,提升较小或者无提升的学生则需要转变方式。比如对于提升较小的学生,教师可以多为他们设计实践活动类题目。这种题目不需要太多的文本计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喜欢篮球,教师就可以让他通过篮球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喜欢打游戏,教师可以为其设计一些游戏类作业,逐步引导,循序提高。

第三,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对学生的进步情况进行统计,特别是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一段鼓励的话语,比如“XX同学辛苦了,你在XX数学知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将学生的努力以及蜕变过程描述出来,学生必然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因为是系统给出的肯定,所以学生往往更加乐于接受,而且这也体现出智慧教育平台的温度。对于学生而言,也会以更加高昂的情绪参与到后续的学习与提升当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时代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些数据是学习画像,介绍了学生的具体学情,可以帮助老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准确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克服学习上的障碍或困难,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提升途径,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参考文献

[1]钱南林.高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高考,2022,(03):93-95.

[2]尚军豪.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原则及实施策略[J].读写算,2021,(22):133-134.

[3]陈伟初.关于高中数学构建智慧课堂的策略探讨[J].家长,2020,(2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