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栗家言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涪陵 408000
摘 要: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建设良好的实训室文化氛围和模拟真实职业环境等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教学改革;实践能力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课程作为应用电子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任务。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践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因此,对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课程教学现状
1.1 教学内容
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包括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电子工艺技术入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选择、制造电子产品的常用材料和工具、表面组装技术(SMT)以及电子产品焊接工艺等。这些内容涵盖了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如装配、焊接、调试和质量控制等,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2 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讲授法,即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以知识点为框架进行讲授。这种方法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和参与度。此外,由于教学需要的硬件条件不够,实践教学部分往往难以得到有效实施,使得学生在实践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和参与度,难以有效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难以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二、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 改革教学方法
1.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项目实施来强化巩固知识水平,构建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训导并重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2.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来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电子产品制造案例,分析其制造流程和工艺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3.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上的讲授环节转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而在课堂上则主要进行讨论和实践操作。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模拟真实职业环境
1.创建模拟生产线:在实训室中创建模拟生产线,让学生模拟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装配、焊接、调试和质量控制等。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生产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2.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定期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如焊接技能竞赛、调试技能竞赛等。这些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3.邀请企业专家授课: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或开展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这些培训和交流活动可以包括教学方法的探讨、实践经验的分享以及新技术的学习等。2.引进优秀人才: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优秀人才来校任教或兼职授课。这些人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指导和帮助。3.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
三、教学改革实践案例
3.1 案例一:电子密码锁的设计与制作
3.1.1 功能介绍
电子密码锁是一种具有密码输入和开锁功能的电子设备。在本次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该密码锁具有以下功能:
1.在没有任何按键时,显示问候语“HI! Good Morning”或“HI! Good Afternoon”。
2.按下任何键时,提示“Please Input code”。
3.输入预设的密码(如123456),如果输入错误,扬声器发出两声警告,灯闪烁,并显示“Input again 2”提醒用户还有两次输入机会。如果再次输入密码错误,重复上次的显示,并提醒用户还有一次机会。当第三次输入错误时,扬声器会发出30秒的报警声,同时灯闪烁,显示乱码。30秒后会自动恢复欢迎界面。
4.如果输入6个密码正确时,扬声器会发出一声提醒,同时显示“――――OK―――”,之后自动显示“Change time or mm”。
5.此时可以选择更改密码。当第一次输入后会显示“Input again”,当再次输入后,如果两次输入相同,则会出现“Code ok”发出一声;如果两次输入不相同会显示“Code fail”发出两声警告。无论两次输入正确与否,系统后自动进入欢迎界面。
3.1.2 制作过程
1.设计原理框图:采用AT89S51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方案,利用单片机灵活的编程设计和丰富的IO端口,实现基本的密码锁功能。
2.设计开锁机构:通过单片机送给开锁执行机构电路驱动电磁锁吸合,从而达到开锁的目的。在实际设计中,用发光二极管代替电磁锁进行模拟测试。
3.设计按键电路:采用行列式键盘减少键盘与单片机接口时所占用的I/O线的数目。
4.设计显示电路:采用LCD显示屏显示相关信息。
5.焊接与调试:按照图纸插装元件并进行焊接调试工作。在调试过程中注意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元件是否损坏等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和调整。
3.1.3 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改革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电子密码锁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分工协作的方式,学生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2 案例二:SMT生产线模拟实训
3.2.1 实训内容
1.SMT印制板波峰焊工艺流程:包括制作粘合剂、丝网漏印粘合剂、贴装SMT元器件、固化粘合剂、插装THT元器件、波峰焊以及印制板清洗测试等环节。
2.SMT印制板再流焊工艺流程:包括贴装SMT元器件、再流焊以及印制板清洗测试等环节。
3.SMT工艺品质分析:对SMT电路板装配焊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建设良好的实训室文化氛围和模拟真实职业环境等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然而,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电子技术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卫平,电子产品制造工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