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医骨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和策略

作者

宋慧敏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30000

摘要:脊柱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康复过程复杂且漫长。中医骨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中医骨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和策略,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脊柱骨折;中医骨科护理;康复;作用;策略

引言

脊柱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一种损伤,其治疗与康复过程复杂且漫长。中医骨科护理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在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中医骨科护理不仅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医骨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和策略。

1 中医骨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1.1 促进骨折愈合

中医骨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中的首要作用是促进骨折愈合。中医认为,骨折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因此,在骨折康复过程中,中医注重通过调理气血、补益脏腑来促进骨折愈合。例如,早期可运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药内服或外敷,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在骨折中期,采用接骨续筋的中药,促进骨痂生长。骨折后期则通过补肝肾、强筋骨的中药,帮助恢复肢体的力量和灵活性。

1.2 缓解疼痛和肿胀

脊柱骨折患者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和肿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骨科护理通过针灸、推拿、拔罐等多种手段,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和肿胀。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加速骨折愈合;推拿手法能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拔罐和艾灸则能温通经络、祛湿散寒,缓解疼痛和麻木症状。

1.3 改善关节功能

脊柱骨折后患者常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等问题。中医骨科护理通过功能锻炼、推拿按摩等手段,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关节活动度的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推拿按摩则能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1.4 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骨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中的作用不仅局限于生理层面,还涉及心理和社会层面。通过情志护理、饮食调养等手段,中医骨科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中医骨科护理还强调患者的整体调理,通过改善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抵抗力等方式,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2 中医骨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中的策略

2.1 手法复位与固定

手法复位与固定是中医骨科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手法复位与固定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生通过熟练的手法将断裂的脊柱恢复到原位,并通过外固定(如石膏、小夹板等)或内固定(如钢板、钢钉等)来维持骨折端的稳定,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手法复位与固定不仅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还能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

2.2 中药内服与外敷

中药内服与外敷是中医骨科治疗骨折的常用方法。在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中药内服与外敷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辨证论治,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补益肝肾等作用的中药方剂进行内服治疗。同时,可选用具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作用的中药进行外敷治疗,直接作用于骨折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消散。

2.3 针灸推拿与拔罐艾灸

针灸推拿与拔罐艾灸是中医骨科治疗骨折的常用手段之一。在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针灸推拿与拔罐艾灸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拔罐和艾灸则能温通经络、祛湿散寒、缓解疼痛和麻木症状。这些手段的综合应用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4 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

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是脊柱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骨折稳定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功能锻炼包括关节屈伸、肌肉收缩等运动疗法;康复训练则包括平衡训练、协调训练等。这些锻炼和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5 情志护理与心理调适

情志护理与心理调适在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骨折患者常因疼痛、活动受限等原因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在康复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情志变化,通过情志护理和心理调适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树立治疗信心。情志护理包括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提供情感支持等方式;心理调适则包括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2.6 饮食调养与营养支持

饮食调养与营养支持在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复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食药同源”,食物也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在骨折患者的饮食调养中应注重营养均衡和清淡易消化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健骨等作用的食材进行食疗如枸杞、山药、黑芝麻等食材可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3 中医骨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中的案例分析

3.1 案例一

患者男性,45岁,因交通事故导致胸椎骨折。入院后接受手术治疗并进行中医骨科护理。在康复过程中,患者接受了手法复位与固定、中药内服与外敷、针灸推拿与拔罐艾灸等综合治疗。经过数月的康复护理,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3.2 案例二

患者女性,60岁,因跌倒导致腰椎骨折。入院后接受保守治疗并进行中医骨科护理。在康复过程中,患者接受了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情志护理与心理调适、饮食调养与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经过数月的康复护理,患者的骨折愈合良好,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4 讨论

中医骨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和策略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独特的价值。通过手法复位与固定、中药内服与外敷、针灸推拿与拔罐艾灸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中医骨科护理不仅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中医骨科护理还强调患者的整体调理和心理调适,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5 结论

总之,中医骨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通过手法复位与固定、中药内服与外敷、针灸推拿与拔罐艾灸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中医骨科护理不仅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中医骨科护理还强调患者的整体调理和心理调适,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中医骨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评估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对中医骨科的优质护理探讨. 穰成萍.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7).

[2]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 刘欣.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