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经济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

王俭红

白城市暨洮北区人才交流中心 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近几年国内社会就业呈现出较大的偏重性,由于劳动力过剩而导致部分专业的应届大学生就业困难,部分冷门专业的人才资源供给又不足,社会劳动岗位的供需关系并不平衡,所以重新分配教育资源并构成新的就业市场布局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先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国内的社会就业大环境,提出几点有助于应对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策略与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对策

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社会经济水平飞速提升,就业岗位逐渐增加,市场环境欣欣向荣,但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恶化及资源效率低等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调整经济结构势在必行,促进就业市场结构优化升级,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得到健康发展,才是经济市场的重要发展目标。在产品供求关系逐渐平衡且生产效率逐渐提升的过程中,通过要素流动及技术进步来实现的市场格局调整,做好对人才资源的重新分配,本质上就是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配置,使人才资源作为支撑国内经济有效调整、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为各类产业的升级奠定基础。

一、经济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一)就业市场需求总值增加

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正是受到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所以市场开始重视智力、技术资本的发展。高校的应届大学生本身具有智力资本的优势,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有关部门鼓励企业招收应届大学生,尤其是新兴产业及高技术类的产业,对大学生人才资源的需求缺口非常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三年内,第三产业对高校大学生资源的吸纳率将会占比较大,与此同时,单位GDP数值的增长率也将产生近百万的就业岗位,供大学生就业市场消化。并且在第三产业的影响下,国内市场经济结构还在不断地调整,所以第三产业的比重还在不断增加,二者是成正比的关系,那么应届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会逐年攀升[1]。

(二)就业市场结构矛盾明显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人才的吸纳率正在逐渐变缓,所以高校毕业生向发展中地区的流动会明显加快。近几年,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一直在快速增长,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仅从2022年来看,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过程中,西部地区就展现出稳定的回升态势,地方生产总值增长的平均速度约为14.1%,比东部高出1.3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高出0.6个百分点。随着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向西部地区的不断深入,当代应届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他们不再想挤入北上广生活,很多应届大学生愿意到发展中地区就业,就比如四川的毕业生,大部分愿意留在家乡任职,北上广的许多大学生也呈现“返乡热”的态势。尽管人力资源的流向开始均衡化发展,但此过程中在国内就业市场结构中呈现出的矛盾性也日益显著,要想谋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必须逐步落实“去工业化”的要求,再慢慢恢复到“再工业化”,增加高端技术人才的数量,减少低端人才的占比,才能解决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的问题,尤其是传统产业中人力资源供应过剩的问题,都与大学生就业流向变化相关[2]。

二、经济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速调整保持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随着社会就业岗位的增加,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要依赖于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传统制造业,逐渐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转移,扶持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可以根据情况将部分城市的现代服务业作为新的聚焦点,充分提升部分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并在此过程中注重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不能以消耗环境与资源为代价,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更不能走其他城市的“老路”。与此同时,高校方面在培育高等人才时,要注重对育人模式的优化,不同时代适用的育人模式均有不同,培育与当前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保持一致的技术型人才,需要高校方面从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开始,推动当代大学生就业思维的优化,以产业结构的升级作为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力量,构建更加完善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令高端技术人才的占比逐年增加[3]。

(二)重新分配教育资源适配不同模式

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区域及产业的经济格局将被改变,部分产业技术中心需要作出相应的迁移,打破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瓶颈。在这一背景下,重新分配城市之间的教育资源格外重要,如发达区域的高等教育资源依托于一些重点的院校,那么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找准专业学科的技术前沿,可以培养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但发展中地区的教育资源也应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可以从第三产业的人才培养方面找到“存在感”,如发展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提升基层人才的技术水平,向特色专业学科倾斜等等,依然可以吸引外地的生源来到发展中城市求学。另外,根据不同区域当前的市场经济形态不同,高校要从缓解产业矛盾的角度出发,优先扶持有利于当地产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有所侧重地完成教育体系优化并付诸实践。

结束语:

当下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以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来调整高等教育的就业安排,重新分配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优化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从业素养,又要从社会层面给予人才更多的应聘岗位和通道,这需要有关部门着眼于应届生的就业问题及往届生的失业问题,真正从市场中的人才资源配置问题出发,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众多结构性矛盾,使其得到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惠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就业与保障,2023,(11):97-99.

[2]封伟为.当代大学生未来就业发展趋势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1,(11):63-64.

[3]杨胜利,邵盼盼.产业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分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8(02):55-6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