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探索

作者

燕婷

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潭小学  271000

引言:双减政策推行以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已成为教育改革重点方向。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其作业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与能力发展。然而,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普遍存在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千篇一律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文章从减量提质、因材施教、创新实践角度探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路径,希望能够构建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作业模式。

一、减量提质,精简作业内容与形式

传统作业模式常见题海战术现象,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完成机械重复练习,不仅增加课业负担且学习效率偏低。教师应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精选作业内容,注重基础性、实用性、趣味性结合,避免繁琐冗余。比如高年级古诗文学习可集中于诗词理解、情感体验,而非繁杂抄写;阅读训练应聚焦关键能力培养,摒弃琐碎填空题。作业形式也需多样化创新,打破传统纸笔作业局限。可设计朗读打卡、亲子共读、故事表演等活动性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安排需精准把握时长,高段学生每日语文作业时间控制在30 分钟内,确保学生有充足自由探索空间。

精简作业评价体系同样重要,由单一错题标记转向多元评价模式。教师需要通过评语、表情符号以及星级评定等方式,关注学生进步,激发学习动力。引入学生自评互评机制,培养自我反思能力,促进主体意识形成。减量并非简单降低作业数量,而是追求少而精理念。通过整合教材资源,提炼核心问题,设计具有深度思考价值任务,引导学生由表及里、举一反三。如围绕一篇课文设计语言积累、理解分析、延伸拓展等多层次任务,既避免重复训练又确保学习效果。教师还应注重作业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各类作业比例,确保基础训练、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均衡发展。

二、因材施教,优化作业层次与结构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理念。传统千篇一律作业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需求,既可能使学困生感到挫折,又难以激发优等生潜能。教师需要采用分层作业策略,设计基础型、提高型、拓展型三级作业体系,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难度作业,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同时得到适当挑战。作业层次优化需考虑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设计。基础层面注重知识记忆巩固;提高层面强调理解应用;拓展层面侧重创新思考。各层次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形成完整学习链条。作业结构优化方面,教师应打破传统线性结构局限,建立网状立体结构。整合单元内容,构建主题式作业;强化纵向衔接,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教师还应关注学习困难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确保基本能力掌握,为学有余力学生准备挑战性任务,满足发展需求。

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祖父的园子》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设计多层次作业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基础层设计朗读打卡任务,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体会文中祖父与园子描写;词语积累任务,让学生摘抄文中描写植物词句,如“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等。提高层设计阅读理解任务,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各段落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通过园子变化表达感情变化;语言表达任务,让学生仿写描写段落,练习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拓展层则可设计主题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家风传承等主题;创作任务,请学生写一篇《我心中的美丽园子》,表达自己向往美好生活。教师针对不同层次作业提供相应评价标准:基础层重在完成度,提高层注重准确性,拓展层强调创新性。教师还需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让不同能力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式作业,如制作四季园子主题绘本,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促进互助学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层次上获得进步与成长。

三、创新实践,完善作业设计与实施

传统作业多聚焦课内知识检测,缺乏实践应用维度与生活联系。未来作业设计应注重实践性,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信息技术与作业设计融合也成为创新方向,教师需要利用智慧教育平台,设计线上互动作业,通过数字化形式实现即时反馈、数据分析,提高作业效率。混合式作业模式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既发挥传统作业巩固基础优势又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作业实施过程中,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同样重要,包括提前规划设计、加强作业指导、注重过程监控、重视作业评价等环节。加强家校合作不可忽视,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传达作业理念,获取支持配合。

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创新实践作业。设计情境体验活动草船借箭模拟实验,让学生分组制作简易草船模型,尝试还原历史场景,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诸葛亮智慧理解。开展跨学科主题探究智慧借箭背后科学原理,引导学生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草船借箭成功关键因素,如雾气作用、声音传播等,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组织古今智慧大比拼辩论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古代智谋与现代科技解决问题方式异同,锻炼批判性思维与表达能力。信息技术融合方面,教师需要建立三国故事云课堂,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在家校协同维度,教师需要邀请家长参与家庭共读三国故事活动,亲子共同阅读相关篇章,分享感悟。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索需立足于减量提质、因材施教、创新实践三大维度。通过精简作业内容形式、优化作业层次结构、完善作业设计实施,构建科学合理作业体系。未来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进一步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实践创新,促进信息技术融合,构建更加科学高效作业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嫔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与‌实践探索 [J]. 文渊(小学版),2025(4):586-588.

[2] 郭洁 . 小学语文双减背景下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 [C]// 教育教学与发展论坛论文集 . 2023:1-4.

[3] 卓亚·木合得尔 . 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C]// 第五届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