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土建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控制方法分析

作者

王大谦

淮安市洪泽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 223100

摘要:我国土建工程的建设规模和要求不断增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好造价,就会对工程的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为此,我们需要从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能力、设立监督管理部门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来加强建设项目的成本管控,从而促进整个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的和谐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成本管理;控制方法

1分析土建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现状

1.1部分工程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部分项目工程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准确性,没有对争议较大影响造价的合同条款进行精准约定,后期因合同约定不清存在漏洞,影响工程建设及费用。此外,不精准的工程预算也会诱发招投标环节及工程实施环节发生争议,增加工程风险,甚至会受项目资金紧张等问题影响,使得整体进度被延误,无法如期完成。如:在预算编制阶段,恰逢信息基价偏高,合同内对材料调差约定不清晰,施工阶段材料市场价下调幅度较大,导致工程造价无法进行相应调整,造成浪费。

1.2缺乏数据调查和精确分析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如果缺少数据调查和准确的分析,会使工程造价人员无法对工程建设进行准确地预估。如果缺少对市场的了解,就会出现工程造价不合理、后续工作无法正常展开等问题。现状管理对项目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监管不够,专业实力悬殊,总投资中分项的分类和造价指标没有有效的参考依据,总投资预估不够准确。如北方咨询单位对南方气候环境未全面了解,在工可估算阶段经验不足,忽视了南方基本半年处于夏天且多雨季节的气候情况,暖通工程经济指标明显偏低,排水措施不合理,导致前期估算不足后期很可能超概。

1.3对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认识不足

首先,设计保守。设计人员在实施设计期间过多地将关注重点放在技术责任落实上,对经济责任存在一定忽视,未对材料和设备深入了解和对比分析,极易诱发设计浪费现象。如商业办公项目建筑幕墙玻璃选用非常规规格势必要增加单方造价;在地质条件允许条件下使用灌注桩相较于采用管桩,造价费用必然增加。

其次,设计错误问题多。在设计落实期间,部分设计人员责任心差,施工图设计量大,并未详尽对设计图纸把关审核,设计环节错误、遗漏、矛盾、设计深度不足等问题,导致投资失控频次显著增加。

1.4施工阶段大量浪费

土建工程项目设计内容较多,需要介入诸多设备以及人力资源,现场管理调度难度较大,极易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设备等资源的使用效率受到影响。另外业主代表技术水平及现场管理水平有限,对措施项目塔吊布置、施工电梯布置等措施方案没有较好的把控,致使成本管理难度加大,甚至会出现工程造价超额的可能性。

2制定土建工程造价成本管理控制方法

2.1完善施工合同差价条款的约定

完善施工合同价差条款约定。结合项目招标阶段工程主要材料市场趋势,精准判断施工阶段市场价浮动范围,合理制定施工合同价差调整相关约定条款,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及预判主材价差风险可控范围。

加强措施方案的把控。项目业主及预算编制人员应加强对项目主要措施方案的了解、判定,不同的措施方案可能对措施费产生比较大的造价影响。

明确各专项工程的界面。预算编制团队往往按专项工程分工,各专项编制人员之间应加强互动,复核编制范围及内容,确保项目整体工程预算的完整性及准确性,避免造价缺漏或重复。

2.2构建工程造价成本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工程造价成本信息共享平台。可研估算作为后续成本控制最初环节,对于项目的确定和后续成本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平台共享方式,充实分享全国各地项目造价成本信息,解决建筑工程项目在前期决策阶段缺乏造价指标问题,便于项目建设单位在工可前期阶段精准决策定位,为资金筹集、保障提前做好准备,最终为项目顺利完工奠定坚实基础。

另外,通过造价软件的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造价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更新,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同时,云计算还能够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对海量造价数据的分析处理,为工程造价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其次,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挖掘造价数据中蕴含的规律和趋势,为工程造价预测和控制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分析历史造价数据,可以预测未来材料价格的变化,为采购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对同类工程造价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造价偏差的原因,为降低造价提供针对性的措施。

2.3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成本控制

设计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高,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经济性、采光通风、建筑风格以及与周边环境协调性等,力求做到最好的性价比。为进一步优化提升设计环节工程造价成本管控效能,可积极采用价值工程理论,完善设计部署,通过产品功能以及成本之间相对关系的分析,求得最低总成本。

2.4加强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施工阶段作为项目推进关键阶段,其成本管控与项目整体经济投资收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有效达到综合统筹控制费用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充分评估和应对预案的制定,以降低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特别是施工单位可能会提出索赔事项,应提前做好准备,减少索赔纠纷及索赔金额。

其次,在项目施工阶段,应当建立健全成本管控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各项施工作业的全程监督和管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材料浪费、工期拖延等情况;另一方面,对现场签证部分加强重视,完善签证流程,严格复核签证数据。

最后,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造价已超出预期的,应全面分析原因并对未施工部分是否存在优化设计、简化成本空间进行探讨。要认真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同时,还要做好项目决算工作,确保各项费用支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项目的整体收益评估提供依据。

总之,通过前期充分的调研和风险评估、确保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施工阶段的全程成本管控,以及竣工验收后的经验总结,可以有效提高项目建设成本控制水平,为实现项目的综合投资收益目标奠定基础。

通过对土建工程成本与成本管理模式的优化,完善土建工程成本-成本管理体系,明确监督部门的监督范围和方法,提高管理者的成本-费用管理意识。一方面,对土建工程各项目进行造价控制,要完善施工工序,严格按工序控制施工造价,提高工程成本费用管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控制方法的选择和控制要求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创新,建立科学的造价管理目标,充分发挥造价控制和管理方法的优势,实现预期的管理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社会和经济都在飞速发展,建筑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隐患,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此,必须加强对土建工程成本的控制,为建设工程的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静.关于土建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控制方法分析[J].居舍,2020,(08):132.

[2]濮永洪.土建工程造价成本管理控制方案探究[J].地产,2019,(13):85.

[3]杨立芳.对土建造价与成本控制管理的研究[J].智能城市,2016,2(12):28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