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体建设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李春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201620

前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了智能体构建在教育领域的关键地位和作用。我国十分重视教育领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并持续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创新。因此当前智能体构建已经成为外语教学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智能体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过程也面临一系列挑战。这就需要外语教师在构建智能体过程中结合教学现状进行合理应用,以便充分发挥智能体的优势。

一、智能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实现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重点关注内容。目前的外语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呈现多样化趋势,主要包含自动评估、神经机器翻译工具、人工智能聊天工具、虚拟现实技术等。其中自动评估系统主要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实现对信息的评估与修改,主要应用在外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中,比如“批改网”。而神经机器翻译工具则是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克服传统翻译工具的局限,实现最佳翻译效果。这套系统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掌握外语词汇语法以及写作技能。目前常用的软件包含有道词典、微软翻译等软件。而聊天工具则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与学习者的智能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解答学习者有关外语的问题,并提升学习者的语言应用技能 [1]。

二、智能体建设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

在当前教学模式中,外语教师通常需要在授课时面临诸多学生,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精力有限,无法针对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这就导致一些优秀的学生会受到教师关注,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无法得到有效指导。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教师通过智能体构建,能够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与学习特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其提供针对性学习计划,进而确保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外语学习收获知识,获得成长 [2]。

例如在“Lights, camera, action!”教学中,该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电影艺术和文化方面。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为了实现个性化教学,就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方案进行了设计。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初始阅读能力测评,在测评中包含有关英语词汇、语法以及推理能力的测试题,平台会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为其分层。之后学生需要在平台中填写有关自己喜好的调查问卷,在问卷填写之后,平台会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喜好为其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并给出学习建议。比如部分学生对于动作电影更感兴趣,平台会给出西方动作电影发展历史的学习资源,而一些学生对天文学感兴趣,平台就会以人类太空发展主题为主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会根据学生学习进度,为其提供测试题,在这些题库中包含了本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如果学生正确率较低,题库就会给出相应的学习方向,并对测试难度进行调整,确保学生不会因为题目太难而失去学习信心。

(二)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

外语教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想要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还需要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下实际应用。而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体,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人工智能工具的交互,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的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果[3]。

以“Festivals and Customs”教学为例,在本单元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节日文化差异,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词汇与语法。为了提升教学成效,教师借助“豆包”等工具进行了教学设计。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全球代表性节日的 3D 全景场景,包括春节热闹非凡的庙会、感恩节温馨惬意的家庭聚餐、排灯节灯火辉煌的集市等,让学生以第一视角在虚拟空间中漫游,观察场景的精心布置、人物的特色服饰以及活动的详细流程。学生通过这种新奇的体验能够有效激发学习积极性。之后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前通过“豆包”软件为学生构建了不同的学习情境,学生需要通过与虚拟角色的交互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向外国友人介绍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探讨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以及其来历,或者向外国友人询问其他国家的节日文化。在交流过程中豆包软件形成的虚拟人物会通过多轮提问,引导学生掌握有关文化的知识内容。并且在交流过程中会构建有关文化冲突的情境,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类问题,并在解决冲突过程中走出学习误区,提升教学效果。

(三)制定计划与数据分析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基于对学生学习数据分析,而传统的教学计划制定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日常教学观察,这就导致计划制定缺乏科学依据,而智能体建设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并凭借数据分析结构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以提升教学成效。

以“Scientists who changed the world”教学为例,本单元以写作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智能批改系统不仅降低了教学压力,还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组织学生在线上平台中进行写作尝试,写作主题以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由于对知识掌握不够熟练,会出现大量的语法、词汇方面的错误,包括时态混用、主谓不一致等情况,还有词汇搭配问题,比如近义词误用等,以及篇章结构缺陷,例如论点支撑不足等问题。而人工智能系统则会对这类问题进行一一标注,并根据学生写作方向为其指出问题,提供修改建议。教师则需要利用平台数据统计,找到学生常错的知识类型,以此制定教学计划。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外语教学中智能体的应用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教师实现传统教学优化的关键路径。本文结合当前智能体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详细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策略,包括个性化学习指导、教学计划制定以及情境构建等。希望能够为我国外语教学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参考文献:

[1] 荆蓝萱 , 李仕贺 . 人工智能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以韩语口语教学为例 [J]. 新课程研究 , 2024(9):34-36.

[2] 黄欣宁 . 跨学科视角下人工智能与高校外语教学融合策略研究 [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11):86-88.

[3] 刘兰辉 . 人工智能对应用型民办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及对策研究 [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24, 32(4):6-9.

基金项目:工程技术大学教学项目,K20251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