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

作者

张玉浩

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烟台分院) 山东烟台 264003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需要采取多种对策来解决。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管理问题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高处作业、机械作业及脚手架的使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就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与处理。只有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石。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机械设备操作、电气作业等环节均存在着潜在的危险,一旦安全管理不力,极易引发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组织系统的培训与指导,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筑工程施工多集中于城市及人口密集区,若不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会导致周边居民及行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通过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及时发出警告、划定施工区域和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公众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若不能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就有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火灾、爆炸、偷盗等各类经济损失。只有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安全操作规程及监测手段,并加强现场巡查、检测,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才能将财产损失降到最低。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社会的关爱与责任,从而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与信誉。

2 分析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2.1 缺乏良好的施工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作为施工的基本前提,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然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不难发现,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施工中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在施工管理时,管理人员更注重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不具备良好的施工安全意识,没有将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内容有效结合,直接影响到施工管理工作的质量。在施工前,工作人员没有对我国建筑领域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等进行深入分析,没有准确传达相关信息,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匮乏。由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直接影响了建筑安全,一旦施工管理制度和责任存在混乱情况,施工时出现违规操作现象,会加大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2 没有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市场秩序的分析还十分混乱。建筑工程项目存在多个分包商共同完成的情况,工程转包逐渐成为一种特色。但是对于这种转包现象却没有构建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在建筑工程中存在着一些安全管理问题。例如,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在追究安全事故责任时很难确定,主要原因在于施工中存在着层层转包情况,导致无法进行相应惩罚。

2.3 施工环境比较恶劣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时,施工中存在着不规范作业行为。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着较长的施工周期,同时有很多高空作业以及露天作业情况,多种工序存在着交叉作业现象,施工作业场地比较狭小、工程项目任务庞大等,这些都引发了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环境相对恶劣,很容易产生施工安全事故问题。根据研究表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出现安全事故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施工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很多建筑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时,为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过分看中施工成本而没有加大施工安全投入。施工企业为了中标,实施压级压价等行为,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施工成本较低的情况,加大了安全施工管理难度。这也造成了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完善的施工防护设施以及没有配备相应的安全人员。当前许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着没有完善安全防护装置问题。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用电行为不规范情况,产生了很多的施工安全隐患。

2.4 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自身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工人技能逐渐提高,然而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如果建筑工程人员自身专业素养较低,对建筑工程领域的健康发展会带来很大阻碍。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循施工制度开展施工操作,管理人员存在管理不当等情况,这些都会给推进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3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安全性,只有用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约束施工行为,才能保障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同时有序地推进施工,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施工进度。首先,施工单位必须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制定符合实际施工情况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施工单位必须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更加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提前制定应急管理预案。最后,确保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各个环节和负责人身上,从而可以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做到及时追责。

3.2 加强安全施工宣传教育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施工单位未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充分保障。此外,很多施工单位聘用的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要求其持证上岗,只有取得了专业施工资格的人员才能进入工地。其次,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可以开展统一的宣传会,向施工人员强调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保障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第三,施工单位可以通过落实施工责任的方式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能追根溯源,以此来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加强对施工安全问题的防范。

3.3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应从以下三方面实施:第一,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深入研究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从而在符合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开展施工。第二,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对施工场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实地勘察,根据当地的实际地质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提前预警处理,确保工程可以顺利进行。第三,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定期展开对整个施工工现场和施工质量的检查,确保施工操作符合国家要求的相关规范。另外,还要制定科学的检查制度,只有确保每个环节的施工都符合检查标准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

3.4 定期检修并更新施工设备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升,机械设备的应用逐渐取代了人工施工操作的传统模式。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问题,若出现机械设备老化或者施工人员操作不当问题,会出现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控制,做到定期检查与养护,确保施工设备可以顺利运行,排除损坏、故障等隐患问题,及时对出现故障的施工设备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处理。为了保障施工效率,还要定期更新施工设备。

结语

能否开展切实有效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有直接关系。为进一步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性,必须根据实际工程建设情况,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彭龙.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3(13):77-79.

[2]金涛.地铁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J].石材,2023(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