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EDA工具的电路实验课程教学建议

作者

林泽姿 黄显雅

广州工商学院

摘要:经历多年教学实践与反思,高校教育工作者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工科教育模式,对于当代学生的发展存在局限。于是,新工科建设被提上日程,它的核心目标明确,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和创造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职场中得以游刃有余。由这样的背景出发,文章聚焦电路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对EDA工具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探索具体的教学改进建议。

关键词:EDA工具;电路实验课程;教学建议

引言

电路实验课是微电子专业的核心基础,它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这门课程中,掌握现代EDA工具是重中之重。通过原理图或硬件描述语言,学生可以将设计思路输入仿真软件,进行数字逻辑的模拟与验证,设计的灵活性大大提高,还能通过EDA平台,直观看到电路的实际运行效果。现代数字系统设计规模越来越大,此工具的运用,显著缩短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路径,对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工程人才,也大有裨益。

一、EDA工具在电路实验课程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EDA,全称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中文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工具。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软件来帮助工程师完成电路设计、仿真和验证等一系列工作,它在电路实验课程中的作用,可以类比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助手,能够助力学生将复杂的设计过程简化。学生在纸上绘制电路图时,往往难以避免一些错误,导致整个过程需要重头再来,但利用EDA工具,能够修正设计中的问题,减少重复劳动。软件内置的仿真功能,可以实时验证电路性能,不需要学生在实验室中反复搭建和调试电路,实验效率提升的同时,也能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电路工作原理。以四位加法器实验为例,该实验的核心在于熟悉Quartus II软件和AEDK实验箱操作,熟悉可编程器件开发流程,掌握层次化设计方法。实验时,学生只需启动软件建立工作库文件夹,编辑设计文件,按要求输入VHDL源程序代码,并利用New Project Wizard工具创建工程,进行工程编译,对其功能和时序性质,进行仿真测试、管脚绑定和器件下载,通过设置各个按键的状态,即可实现对加法器的验证。

二、基于EDA工具的电路实验课程教学改进建议

(一)注重实验平台的合理选择

在电路实验课程中,实验平台的选择非常重要,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目前,很多高校仍沿用传统的实验平台,虽然它们能满足基本教学需求,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Multisim界面友好,适合初学者入门,但在处理复杂电路设计时,性能略显不足;Pspice和LTspice尽管仿真功能强大,但在与硬件结合方面,灵活性较差,难以满足FPGA设计的深度需求。相比之下,Quartus II在FPGA设计领域的表现更为突出,它的操作逻辑清晰,具备直观的用户界面,丰富的设计资源,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基本功能,减少学习曲线带来的挫败感。平台支持多种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和VHDL,这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语言进行设计,更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Quartus II内置的仿真工具,还能实时验证电路设计,这样学生在设计阶段就能发现问题并修正,避免在硬件调试中浪费时间。更为关键的是,该实验平台还支持多种FPGA开发板,学生可以结合实验室的硬件条件,筛选适宜的开发板展开实验,这为电路实验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平台的选择只是教学改革中的一环,它并不能完全决定课程的成功与否。真正影响教学效果的,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使用这些工具,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EDA工具虽然强大,但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步骤操作,缺乏对电路原理的深入理解,那么再先进的平台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实验平台的更新和维护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学校应定期对硬件和软件进行升级,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

(二)加强实验内容的科学设置

电路实验课程教学不是孤立的环节,它服务于电路的理论教学,成为理论知识的延伸和验证。开展教学时,实验设计应当紧密围绕理论知识展开,内容由浅入深,难度逐步提升,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

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性实验,主要涉及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验证,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熟悉EDA工具的应用方法,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实验内容可以先从加法器、减法器这些简单的电路开始,然后再一步步深入到译码器、计数器等稍微复杂的设计。通过亲手搭建电路,学生会对逻辑器件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甚至发现一些课堂上没注意到的细节,锻炼他们的耐心和细致力。

第二个层次是综合性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这些实验往往与生活紧密相关,且融合了电路课程相关知识,如计时秒表、交通灯控制器或多功能数字钟。学生在这一实验中,需要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可用的设备。以FPGA为核心的EDA设计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学生需思考如何利用外围硬件电路来扩展系统功能。以交通灯控制器为例,学生不仅要考虑红绿灯的切换逻辑,还得设计倒计时功能,这时七段数码管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硬件扩展,它能清晰地显示红绿灯的剩余时间,让整个系统更贴近现实场景。

第三个层次是创新性实验,这是走向工程实践的重要一步。实验内容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能够跳出常规思维,探索新的可能性。如果过于简单,就无法达到锻炼的目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EDA工具来完成各种自己想要实现的内容,像利用Digital技术设计一些经典游戏,既能锻炼编程能力,又能让学习过程变得有趣。或者,他们也可以尝试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电子产品,如智能手环、智能家居设备等,甚至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尝试设计全新的电子产品。

(三)监督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

借助EDA工具,电路实验课程教学不再是单一的验证性操作,而是转变为一种探索与创新的过程。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设计自己的电路方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当学生看到自己设计的电路成功运行后,那种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整个学习体验,远比死记书本上的公式和理论来得深刻。因此,在引导学生使用EDA工具时,教师应将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放在首位,科学设置实验内容,并全程监督学生学习进度,在取得有效进展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实验心得。对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应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但不是直接提供答案,而是采取引导的方式,让他们能够自主解决。

结束语

自从EDA工具得到广泛应用以来,它在电路实验课程中已经变得不可或缺,学生能够通过它减少传统实验中的试错成本,实现实验课上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也能借助它进行教学革新,灵活设计实验内容,使电路知识以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本文提出的改进建议,是在新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下进行的一次探索与实践总结,今后还需广大教学工作者,继续深耕EDA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紧紧跟随行业的发展方向,为国家科技建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亢孟军,任福,蔡忠亮,等.开源体系在 GIS软件开发课程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21(5):145-150.

[2]徐国保,王骥,赵桂艳,等.基于多种智慧工具“电路分析”在线教学案例[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2(5):84-88.

广州工商学院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SYKC202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