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在肩周炎康复综合实训中的应用

作者

解华容

四川省宜宾卫生学校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 探讨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应用于肩周炎康复综合实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21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二年级100名学生进行研究并随机分组。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实训组50人,常规实训组50人。本研究比较了两个组的实训效果,调查了两组学生的实训反馈。结果 与常规实训组相比,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实训组学生的理论和综合考试成绩更高,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评价更好,学习积极性和对实训模式的认可度更高。结论 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实训模式能够总体改善学生实训效果,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肩周炎康复;综合实训

引言

标准化病人是指正常人经过统一培训后,可以准确表达出真实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可以接受病史查询和临床技能操作,可以提供评估和医学教学指导,在国外的医学教学中应用非常普遍[1]。肩周炎的康复治疗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疾病康复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肩周炎患者的康复效果与康复治疗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密切相关。为改善肩周炎康复综合实训教学效果,本研究一直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探索高质量的教学模式。本文对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在肩周炎康复综合实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从我校2021级康复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中选取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他们分为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实训组和常规实训组,每组分配50名学生。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实训组为实验组,常规实训组为对照组。所有学生同时入学,在年龄、理论基础、技能水平、学习态度方面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

1.2 课堂实施

(1)实验组:将学生均匀地分成10组,保证每个学生至少进行一次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康复技能训练。依据教学大纲和肩周炎康复的实训要求制定实训流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沟通技巧以及应对特殊情况的能力。在开展具体的实训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在高年级学生中招募“标准化病人”。对于报名的学生进行面试,了解报名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表演能力,从众多报名学生中选出15名进行培训。整体培训过程着重培训学生肩周炎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参训学生了解标肩周炎准化病人角色扮演的具体要求,明确如何进行医患沟通,在实训中如何实现情景再现,如何配合实训学生进行病史采集、康复评定和治疗等。然后对于“标准化病人”进行测试,经过严格的筛选选取前10名进行强化培训。组织学生去医院进行观摩,让他们接触肩周炎病人和临床康复治疗师,让临床康复治疗师对其进行深化培训[2],最终使得肩周炎标准化病人的扮演者能够切实地模仿肩周炎病人的临床实际问题,并能对实训学生的康复实训进行评估和提供反馈。在实训过程中“肩周炎标准化病人”需根据肩周炎的临床表现积极配合实训学生,同时对学生的康复实训进行评估和反馈。教师需提前设计评分规则,在实训过程中由教师和标准化病人对每组学生的肩周炎康复综合实训进行评估,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方案,督促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实训结束后,对实训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2)对照组:学生分为10组。老师根据课程大纲和实训目标对肩周炎实训过程的要点进行讲解和演示,小组成员角色互换,进行实训。教师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课程结束后老师对学生实训表现和本实训重难点内容进行总结。

1.3 课后评价

1.3.1 理论和综合技能考试

课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综合技能考试。基本理论和概念是理论测试的主要内容。采取100分制评分标准。

1.3.2 综合能力评价

在最后的综合技能考核中,由三名教师和标准化病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应急情况处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进行评分,每项采取10分制评分标准,分值取三名教师和标准化病人打分的平均分。

1.3.3 学生对本次实训进行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形式,从实训模式能够激发自身学习兴趣、实训模式易于接受、能够促进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利于对抽象问题的理解五个方面对学生对实训模式的主观满意度进行评估[3],采取计分的方法比较两组满意度。每个方面20分。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测量数据采用 t 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我们设置 α=0.05 作为测试水平,差异显著为 P<0.05。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比较

由表1可知,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实训组的理论和综合技能考试成绩都比常规实训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综合能力评价

由表2可知,在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评价上,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实训组明显优于常规实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标准化病人是当前医学教育领域普遍应用的一种新型实训教学模式,我校当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实训教学仍以常规实训教学为主。为提高康复专业学生肩周炎康复综合实训效果和学生积极性,故引进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实训方法,将此实训方法和常规实训法的实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综合技能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优于对照组,学生对该实训模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实训模式易于接受、能够促进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利于对抽象问题的理解的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根据上述结果得出,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在肩周炎康复综合实训中的应用,能够获得优于常规实训法的实训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肩周炎标准化病人在肩周炎康复综合实训中的应用,能够总体改善学生实训效果,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君,王丽飞.标准化病人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9,000(031):250-251.

[2]刘润英, 李晓艳, 杨炳金. 脑卒中标准化病人在脑卒中康复综合实训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9,19(232):22-23.

[3]谢辑文, 赖秋媛, 敖超吉. 标准化病人用于疾病康复实训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2,8(38):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