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协同运行的智能调控方法研究
吴贤海
湖南华自运维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221
摘要: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利用方式,具有灵活性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减少电网传输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随着分布式发电在配电网中的大规模接入,其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增加了配电网的运行难度。因此,研究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协同运行的智能调控方法,对于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分布式发电;配电网;智能调控
引言
随着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分布式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分布式发电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安装灵活等诸多优势,其形式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小型水电等。然而,分布式发电的大规模接入给传统配电网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功率双向流动导致的功率平衡问题、电压质量波动以及继电保护适应性降低等。因此,深入研究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协同运行的智能调控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1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协同运行的现状与挑战
1.1分布式发电的特点与优势
分布式发电具有灵活、高效、环保等特点,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分布式发电设备通常安装在用户附近,减少了输电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1.2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的影响
分布式发电的大规模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潮流分布,增加了电网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分布式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分布式发电的接入还增加了电网保护和控制的难度。
2智能调控方法的研究
2.1数据采集与监测
智能调控方法的基础是准确、全面的数据采集与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实时采集分布式发电的出力情况、配电网的负荷情况、节点电压、电流等关键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优化调度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2.2优化调度策略
优化调度策略是实现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协同运行的关键。基于数据采集与监测的结果,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调度方案,实现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的协同运行。优化调度策略主要包括:
分布式发电无功调整和有功出力控制:根据实际需求和电网约束条件,对分布式发电的无功调整和有功进行合理控制,以平衡电网供需。
负荷调度管理: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和电网约束条件,对负荷进行合理调度,以减轻电网压力。
储能系统充放电策略:利用储能系统平抑分布式发电的间歇性和负荷的波动性,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2.3故障检测与恢复
在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协同运行的过程中,故障的检测与恢复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电网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利用智能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故障的自动定位和隔离,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在故障发生后,通过调整分布式发电的出力和负荷的调度,快速恢复供电,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应用案例分析
以某实际配电网为例,该配电网接入了多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和风力发电场,同时连接了大量的工业、商业和居民负荷。在未采用智能调控方法之前,由于分布式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配电网经常出现功率不平衡、电能量超标以及故障恢复时间长等问题。例如,在光照强度和风速变化剧烈的时段,分布式发电的功率输出波动较大,导致配电网局部区域出现电压升高或下降现象,影响了用户端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在发生故障时,由于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的适应性问题,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时间较长,给用户带来了较大的不便。
采用基于本文提出的智能调控方法后,通过在分布式发电单元和配电网关键节点安装高精度监测设备,并构建可靠的通信网络,实现了对分布式发电出力、负荷需求和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信息交互。利用智能预测技术,提前预测分布式发电的出力变化和负荷需求,为配电网的调度和控制提供了判断依据。在控制决策层,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配电网的功率平衡和电压稳定进行优化控制,根据预测结果动态调整分布式发电的发电计划、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以及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同时,引入多智能体系统,将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设备、负荷等视为智能体,通过智能体之间的自主协作和信息共享,实现了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的分布式协同控制。例如,在分布式发电出力过剩时,储能智能体根据配电网的功率平衡需求和自身状态,自动调整充电功率,将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在分布式发电出力不足时,储能智能体放电补充功率缺额,同时分布式发电智能体和负荷智能体根据电压情况调整无功输出和负荷功率,以维持电压稳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配电网的运行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功率不平衡度从原来的10%以上降低到了5%以内,电压合格率从80%左右提高到了95%以上,故障恢复时间从平均30分钟缩短到了5分钟以内。这些数据表明,智能调控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协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为分布式发电在配电网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协同运行的智能调控方法研究对于保障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优化调度策略、故障检测与恢复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可以实现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的协同运行和智能化管理。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推广,智能调控方法将在配电网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参考文献
[1]成龙,李国庆.高比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运行调控:科学问题与技术框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24(08):77-91
[2]赵晶晶,朱炯达.基于集群划分的配电网多时间尺度分布式有功-无功协同优化方法[J].电测与仪表.2024(10):57-66
[3]敖军.面向区域配电网的分布式能效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J].电气应用.2024(06):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