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杨桂花
武冈市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思维品质不仅仅包括语言技能的掌握,更关乎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本文围绕提升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阅读策略,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通过阅读理解训练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相关内容展开讨论,探讨了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对这两个单元的教学案例分析,旨在为小学英语教师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思维品质;小学英语阅读;批判性思维
一、提升思维品质的小学英语阅读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尚未完全定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成为英语教师设计课程和教学活动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表层意义,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课文背后的思想内容、文化背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湘鲁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I often walk to school》为例,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潜力,比如可以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问学生是否经常走路上学,并引导他们思考走路的优缺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小组讨论,提出“How will our life change if we don't walk to school and choose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ation”这一问题。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对问题的多角度理解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还能在思维品质的提升上获得显著的进步,通过这种方式英语教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课文,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客观、理性、深入的分析,识别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创造性思维则是指学生能够打破常规,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不容忽视。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英语教师能够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以湘鲁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I want to be a doctor》为例,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课文中所展现的职业选择问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比如可以提问学生:“If you were a character in the text, would you choose to become a doctor?why?”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不仅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讨论,还能从多角度分析医生这一职业的优缺点。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比如可以询问学生:"If you don't want to be a doctor, what other career would you choose?why?”通过这种引导,学生能够发散思维,提出多种可能的职业选择,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碰撞思想,进而产生新的创意和思路,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和情境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比如可以利用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不同职业的工作场景,并引导学生分析每个职业的特点和所需的能力。教材本身并没有严格的课时安排,这就为英语教师的开放性教学提供了方便。
三、通过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训练,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与创新能力
英语阅读理解训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还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英语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和思维加工,学生能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锻炼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英语阅读理解训练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然而,这一过程不仅仅是对文字信息的简单理解,更是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和评价,英语教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比如在鲁湘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I often walk to school》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帮助他们理解不同场景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是在面对某一观点时能够提出异议,更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英语阅读理解训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比如可以在教学《I often walk to school》时,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比如:"Why do you think the author chose to describe walking to school every day? What kind of ideas does he want to express?”这样的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回到课文中进行思考,还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能够深化对文章背后思想和情感的理解,进而培养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批判性反思能力,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往往被视为一种静态的理解活动,但实际上,阅读理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创造。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创造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后进行联想和拓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在教学《I want to be a doctor》这一单元时,可以提问:"If you want to be a doctor, what do you think you need to do? What actions will you take to achieve this goal?”这一问题鼓励学生从自我发展出发,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鼓励他们提出新颖且富有创意的答案,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
结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更是思维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策略,英语教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设计具有思维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英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激发其思维潜能与创新能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以及综合能力都将得到显著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宇红.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以外研版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Module 10 Unit 1为例[J].广西教育,2023,(22):71-73.
[2]周淑静.单元视角下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多文本主题式阅读教学实践浅谈——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7“Chinese festivals”教学中巧用“KWL”策略并融合绘本为例[J].校园英语,2023,(1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