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在农业装备现代化中的应用分析
金宇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农机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而电子信息器件将不断向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例如,在农机上安装微机,可以对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更好地推动农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电子信息技术还可以对农机作业流程进行监管,从而不断提高作业效率,大幅减少作业成本。因此,在农业机械技术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农业装备;应用
1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的意义
电子信息技术是利用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存储和传输,是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结果。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农业机械化则是实现其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达到这一目的,离不开一系列先进农机装备的支撑,其中农机的优异性能是关键。在农机上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效率,还能够实现远程操作、监控和通讯等一系列的功能。例如,在农业生产中,传统的杀虫剂喷洒以手持喷雾器为主,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滑翔机、飞机、无人机等设备能够实现更精确的喷药。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为人机互动创造条件,同时还能使机械设备的使用更安全、更可靠,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工作环境。
2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的特点
2.1网络化的控制
把电子信息技术和传统农机的通信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在农机上安装电脑控制终端,实现对农机各项功能的遥控。这种技术要求使用先进的农机设备,并通过电子信息技术来实现远程通讯,这样就能保证农机的正确操作,并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此外,还能将农机系统与电脑终端相连,使农机的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
2.2增强通信功能
农机在作业时,可获得农作物、周边环境、作物产量及土地状况等相关资料。利用无线传输功能,可以把上述各种数据精确地传递给电脑终端,便于管理部门管理和规划农业生产活动,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此外,将电子信息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先进农业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从而更好地评价农业生产进程。如果农机在作业中发生了故障,还可以利用远程通讯装置将故障信息上传给管理层,管理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维护对策,从而使农机设备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得到高效解决[2]。
2.3自动控制设备
传统农机设备仍以手工作业为主,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农机装备的不断结合,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在实际作业中,作业人员既能利用现代电子科技了解机具的现状,又能了解作业现场的地貌情况及施工计划,从而更好地掌握作业现场的具体状况,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另外,通过人机界面技术,可以进一步改善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方式,使农机的操作和使用更加方便。
2.4数据统计功能
将电子信息技术与农机装备相结合,可以实现农机作业地区土壤环境、农产品产量、水文情况等信息的采集。同时利用GIS技术对其进行精确的分析与统计,可以为农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高效的数据支撑,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向着更科学、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3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3.1机群控制技术
机群控制技术是一种集机械、电子、信息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信息采集与处理、控制与执行。在信息采集环节中,农业机械主要利用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将获取到的相关信息传输到控制端,由控制端对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对农业机械的控制。控制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为系统通信与电子线路控制。
3.2农业机械设备管理技术
农业机械设备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保证这些设备正常运转,而且可以使其更加高效地运转。以液压系统为例,在液压系统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数据采集、故障诊断和故障报警等功能。
对液压系统进行监控时,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对液压系统的观察和监测,就可以及时掌握液压系统的运行情况。基于对工作压力的监测,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液压系统的运行异常,从而有效避免了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此外,可以根据载荷对工作压力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农业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为农业机械的生产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3.3农业机械虚拟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信息技术,其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模拟,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应用到农业机械设备中,从而实现对农业机械设备的仿真控制。在农业机械虚拟技术中,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农业机械模型,然后将模型输入到农业机械设备中,实现对农业机械的仿真控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让工作人员在不接触实际的情况下,对农业机械进行操作和控制,达到减少实际操作时间和成本的目的。
3.4农业机械信息管理平台
第一,利用农业机械信息管理平台,能够让农业机械实现智能化操作,同时能够对将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发出警报信号,让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进行维修,有效降低了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第二,在使用农业机械信息管理平台时,工作人员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作业条件下的产量、时间等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4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未来发展方向
4.1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未来的农业机械将具备更强的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和农业任务的需求,自主进行决策和操作,进一步降低人工干预的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农业机械工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作物生长状态、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精准监测和预测,为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操作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农业机械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作业和管理,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3农业机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农业机械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构建起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生产体系。未来的农业机械将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农民可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随地对农业机械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测,实现农业生产的远程智能化管理。同时,互联网还将为农业机械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如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平台等,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工程的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农机装备的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机械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农业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机电子信息技术的关注,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更多的研究机构和农机企业加强农机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赫磊,孙瑜.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09):102-103+107.
[2]刘宝珍,房宏.电子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3):93-94.
[3]刘斐.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的特点及难点分析[J].时代汽车,2021,(17):36-37.
[4]杨徐飞,马春玲.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23):75-76.
[5]梁筑.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探析[J].山西农经,2020,(08):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