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层复合屋面的施工方法

作者

陈有兵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胡家营镇人民政府 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聚氯酯硬质泡沫在冷库、冰箱、管道、罐体等方面应用已经较为广泛。近年来,随着新的《GB50404-2017: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实施,喷涂型聚氨酯硬质泡沫(SPF)已开始大量应用于建筑物外墙体、屋面的防水保温,在施工技术上获得很多成功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建筑物复合屋面在防水保温工程中聚氨酯硬泡体材料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复合屋面;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层

防水保温一直以来都是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施工环节,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而通过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工程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能量损耗,降低碳排放,从而促进绿色节能建筑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建筑物的防水保温工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施工材料, 其中聚氨酯硬泡体以其优良的保温、防水、隔音、吸振等诸多性能,能有效降低热传导,减少能耗。同时,其独特的闭孔结构赋予材料卓越的抗水渗透性成为了建筑防水保温工程的重要施工材料。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聚氨酯硬泡体材料的防水保温效果, 需要在施工开始前充分的清理施工地面, 在正式施工之前要以试喷的方式检验施工机械能够正常工作, 在进行喷涂施工的时候也要充分的注意相应的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细部处理,如落水口、管道等部位需涂抹聚氨酯防水涂料,确保无渗漏。1 材料性能

聚氨酯硬泡体 (SPF) 是一种有着无数微小封闭泡孔结构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是集防水、保温隔热于一体的新型材料。它主要由聚醚多元醇 (polyol) 与异氰酸酯 (MDI) 双组份液体原料组成, 在改性剂、发泡剂、催化剂、阻燃剂、泡沫稳定剂、抗老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 通过专门的设备均匀混合, 在一定状态下发生热反应, 瞬间雾化, 产生闭孔率不低于95%的硬泡体化合物, 具有理想的不透水性和良好的水蒸气渗透阻。被广泛应用于高层住宅、宾馆、冷库、仓库等大型建筑的屋面。

2 施工准备

2.1基层条件

基于有组织排水的落水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等,均必须在喷涂聚氨酯硬泡体保温层施工前安装完毕。防水保温层完工后,应避免在其上凿孔打洞。无法避免而必须在已完工后的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层上凿孔开洞时,应由聚氨酯专业施工队进行修补。

2.2 气候条件

施工现场的气温应不低于10℃。当气温低于10℃时,应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空气相对湿度宜小于80%,否则会影响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效率和固化时间。风力宜小于3级,否则,聚氨酯硬泡体泡沫在风力作用下会四处飞扬,影响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和喷涂施工,无法保证聚氨酯硬泡体喷涂层表面呈现连续的、均匀的喷涂波纹,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三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2.3 施工机具

包括移动式发泡机、空压机、料桶和防护面具、防护工作服等。施工机具应具有可靠的计量装置,并能保证配料准确,喷枪宜采用高压回旋式喷头,工作时泵压力不宜低于0.4 MPa。每次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洗机具的喷头、泵体和管路等。

2.4 物料准备

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应为密封桶装液体,在热反应过程中不应产生有毒气体。发泡剂等添加剂不应含氟并无毒。阻燃剂应为长效阻燃剂。现场存放的物料应码放整齐,严防雨水渗透和日光暴晒。

3 施工方法

3.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基层验收→SPF防水保温层喷涂→检查验收→成品保护。

3.2 基层验收

基层表面应平整,表面压光,结构找坡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便控制现场喷涂SPF防水保温层的厚度。同时要求基层干净、干燥,不得有浮灰、油污和灰尘等,因聚氨酯硬泡体中的异氰酸酯遇水会生成含脲的脆性物质,严重影响聚氨酯硬泡体与基层的粘结性能,故要求基层必须干燥(含水率小于9%)。检验基层干燥程序的简易方法是:将1 m2大小的卷材平摊无褶皱地放(干铺)在基层上,静置3~4 h后掀起观察,在基层的覆盖部位及卷材底面未见水印或水珠,即认为基层含水率符合要求。

3.3 试喷

正式喷涂作业前先试喷,试喷时应先启动空压机,打开压缩空气开关,再启动发泡机料泵,待喷出的料液为黄色时,再开始正式喷涂施工。

3.4 喷涂

(1)移动式发泡机自动计量装置应能保证A、B料液配合比准确,其偏差不大于4%。

(2)喷枪宜采用高压回转式喷头,工作时输料泵压力应调整至10 MPa,压缩空气压力调整至0.4 MPa。

(3)开喷前应将设备空运转3~5 min,确认机械运转安全可靠后方能进行喷涂。

(4)喷涂作业时,应先通压缩空气,再启动物料泵,开始时的物料应放弃,待料液配合比正常后方可正式喷涂作业。

(5)施工喷涂的第1枪应从女儿墙转角处开始喷,喷枪倾斜角度应保持在45°~60°,喷枪头距作业面的距离应小于或等于500mm,喷枪移动的速度应均匀。

(6)施工厚度利用50 mm高塑料贴饼钉控制,喷涂作业应控制在4~5层成型。

(7)第一层施工应沿屋面结构层的纵向(或横向)略喷SPF薄面一层,厚度为2~6 mm,作为SPF与屋面基层的温差接应,同时给第二层SPF提供相融性的基层,以保证第二层SPF发泡均匀。

(8)第二层施工应在前一层SPF固化后进行,喷涂施工方向与第一层相互垂直,同时填补第一层SPF的“砂眼”。

(9)第三、第四层施工方法同上。喷涂作业完成后的20 min内,聚氨酯硬泡体上严禁上人行走或受压。喷涂作业应随时检查发泡质量,发现问题时立即停机,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作业。当暂停喷涂作业时,应先停物料泵,待喷枪中物料吹净后才能停压缩空气。在喷涂作业中,应喷涂一块500mm×500 mm×50 mm试块,以供做材料的性能检测。

3.5 细部构造节点增强处理

适时调整组合聚醚配合比,加强施工操作监控,以确保SPF的延伸性能。屋面与女儿墙间的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层应直接连续地喷涂至泛水高度,且不得低于250 mm。伸出屋面的管道(如烟道)要根据泛水高度要求连续地直接喷涂,最低不得小于250 mm。增加1遍或2遍SPF喷涂层数,以保证节点处确实得到增强。

4 质量验收

4.1材料进场时, 应向监理提供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材料的品种、规格等是否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经监理审核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4.2聚氨酯硬泡体的厚度、密度、导热系数以及强度、吸水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4.3 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层应按配比准确计量, 发泡厚度均匀一致, 厚度的允许偏差:+10%, -5%。

4.4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层不应有渗漏、起鼓、断裂等现象, 表面应平整, 最大喷涂波纹应<5㎜。

4.5平屋面、天沟、檐沟等处的表面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结束语

无论是基于民用建筑安全的防水保温需要, 还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建筑物节能保温工程, 聚氨酯硬泡体都能够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工程施工过程中还有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按照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严格操作程序,将细部、细节做到位,才能够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在一个较高的标准。只要认真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把控材料质量、工程施工步骤、施工注意事项、工程质量检验和工程后期管理等,就能够做出优质工程,进一步延长聚氨酯硬泡体的防水保温效果。

参考文献

[1]常燕, 罗贤标.屋面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层的应用[J].施工技术, 2017 (05):51-52.

[2]马洪涛.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层复合屋面施工方法[J].建筑节能, 2009 (08):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