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分析

作者

徐川川

江苏兴力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8

摘要:在新型电力体系的实际构建进程中,储能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任何新型电力体系而言,储能技术都是其不可或缺的基石,唯有依托储能技术的支撑,新型电力体系方能实现更为卓越的发展。为确保众多相关技术能与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体系中实现高质量融合,保障电力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并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持续、合理且高效的优化,从而切实推动新型电力体系的发展。因此,对新型电力体系中储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具体解决方案进行深入剖析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储能技术;新型电力体系;应用策略

引言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增长,各个行业和领域对电力的需求急剧攀升。热能等传统电力生产方式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新型电力体系的研发与部署已成为电力行业的关键路径。为了高效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储能技术已成为各电力公司的重要研究方向。相关企业预测,高效的储能转换技术将有利于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并推动新型电力体系的有效利用。

1新型电力体系储能技术的作用

目前,分析我国的新型电力体系,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利用率最大的就是风能,还有太阳能等清洁性能源。和传统的石化能源进行对比,通过采用太阳能、风能的能源,可更好的促进我国的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我国的电力体系带来了新的改革。新型电力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可再生,便捷性高,绿色环保等特点,已经在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得到了大力的应用,也满足了当下国家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第一,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应用,在进行发电的期间,可有效的降低石化原料的应用,还能节省资源,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第二,太阳能、风能都是属于绿色能源,在应用的期间,不会给四周的环境带来污染,同时也不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可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环保性和绿色化。第三,采用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作为社会各界要加大研究和应用,可有效的带动电力体系的快速发展,还能更好的促进储能技术的应用水平,能够让电力行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的扩大化。

2储能技术研究与发展的现状

目前,随着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能源出现了紧缺的局面,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储能技术的研究重点在于,能源利用率和储能容量方面,已经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储能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和应用中,要呈现出多元化,才能确保向着低成本、高效能的方面实现转变。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能源在利用率方面不太高,成本高等问题,都影响到储能产品的快速发展。在储能技术方面,通过新型电力系统的应用,在成本控制和能源利用率方面还需要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也是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3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面临的挑战

新能电力系统在开发和利用的期间,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影响到稳定性,稳定性对于新型电力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因素。例如,如果保护电网设施尚未达到既定的标准,新型电力系统在接入方面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不同的损害。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太阳能和风能都是最常见的讷讷公园,在发电功率方面会极易受到风力大小,日照强度等方面的影响,也会有一定的波动性,会影响到供电系统的稳定性。此时如果尚未进行处理,加强风险管理,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都会受到影响,例如出现用户断电等情况发生。

4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4.1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相变储能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变材料在进行热量吸收的过程中,能量会储存,在进行释放热量期间,会有高密度的能量输出。新型电力系统中,采用相变储能技术,其中包含了熔融盐储热、冰储冷及电储热等多种储热模式。熔融盐储热技术在应用中,是将无机盐进行加热,然后形成熔融态,通过热循环,就能达到传热和储热的目的。冰储冷技术的应用,是通过储冷介质能够让能量达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在供电高峰缓解一定的用电压力。电储热技术,是采用金属和水作为介质,能够让热能达到释放和储存,可让热能传输的效率得到大幅的提升。

4.2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应用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种新型能源电力系统方式,也是目前开发潜力较大的一种。在电网低负荷的运行中,该技术是利用空气压缩机进行的电能储存。在电网高负荷的运行时期,会将储存的电能进行释放,还能驱动燃气轮机进行发电。与此同时,该技术在响应方面比较迅速,释放的能量效率更高,同时应用寿命更长,能够让能源转化的效率提高到7成以上。另外,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应用在未来的发展潜力方面很大,还可应用到电力调峰以及备用电源两个方面。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受到地形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地质方面因素的考量。

4.3 抽水储能技术的应用

新型电力系统中使用抽水储能技术,可有效的降低自然资源的浪费,还能大大提升供电的效率,可起到很好的资源节约目的。抽水储能技术,是在电力负荷的低谷时期,将下游的水抽到上游的水库中,可有效的转化成为电能,完成电能的储存。如果电网负荷在高峰时期,可有效的缓解用电高峰。通常情况下,抽水储能技术的应用中,还能调节电网,可减少污染,不会给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采用抽水储能技术,合理的设计储水部分,能够确保抽水的力度。现阶段,伴随着容量的增加,存储能力的扩张,要想确保电力的安全性,在储能中的输水管道中要加强各个环节的衔接,避免管道出现倾斜,完成抽水之后,就能将能量释放,可让发电的持续性得到保障。

4.4蓄电池储能技术的运用

第一,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采用蓄电池储能技术,可让电网的运行安全系数得到提升,还能确保电网运行的效率,采用蓄电池储能技术中,其中储能系统的容量可按照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和现状进行估算。第二,在输电中采用蓄电池储能技术,可有效的控制管理以及维修费用,可延长容量的存储的时间,还能大大提升电力系统的输电效率。与此同时,在在用电的高峰时期,会有功率负载过大的问题,因此要结合高峰期负载的现状,采用储能技术完成调整,此时系统产生的能量储存在储能装置中。

结语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对于加速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融合及电力系统的长远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电化学储能技术不仅能够缓和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还能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固性和信赖度。而复合储能系统展现出更高的适应性,能够应对多样化的能源需求和应用环境。随着技术的持续革新和成本的逐步削减,储能技术将愈发经济实惠且切实可行,有助于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推动电力行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光培,黄晓凡,王荣保,等.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技术研究[J].电气自动化, 2023, 45(3):85-88.

[2]李相俊.新型电力系统下的储能技术[J].供用电, 2023, 40(8):1-2.DOI:10.3969/j.issn.1006-6357.2023.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