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转变策略探究

作者

段晓文

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鲁中高级技工学校 256200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中职计算机教学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重要环节,面临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智能时代人才培养要求,需要借助新兴技术推动教学改革创新。从传统模式制约因素入手,探究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中职计算机教学可能性,系统提出教学模式转变策略与实施路径,希望能够为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培养适应智能时代发展需求复合型人才。

一、传统模式制约,教学转变迫切

中职计算机教学长期沿袭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操作机会,课堂互动不足导致学习兴趣低迷难以激发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更新滞后与行业前沿技术脱节,课程设置未能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变化,造成所学知识实用性不强,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优质资源集中于少数学校,大多数中职院校面临设备陈旧、软件过时问题。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理论考核,忽视实践能力评估难以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且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限,无法适应智能化教学要求。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景下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转变,产业升级加速推进,企业对技术人才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创新思维人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传统静态知识传授模式难以适应变化,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各行业,计算机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跨领域综合应用能力愈发重要。学生个体差异显著,标准化教学难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职业岗位需求变化快速,要求教学内容能够动态调整,以培养适应性强人才。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智能评价、虚拟实训等功能,数据驱动教学决策成为可能,通过学习行为分析优化教学策略。教师角色需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着重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思维。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有待完善促进优质资源广泛流通,产教融合深度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需进一步强化,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

二、智能技术融入,模式创新突破

智能教学助手能够辅助教师完成备课、答疑、作业批改等常规工作,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自适应学习系统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实时调整学习内容难度,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实现因材施教,智能评价系统全面收集学习过程数据,从多维度评估学生表现形成科学客观评价结果。知识图谱技术梳理学科知识体系,展示知识点间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框架,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可通过在线平台预习新知识,课堂时间则用于解决问题讨论交流,翻转传统教学流程。项目式学习强调真实情境中问题解决,学生组成团队完成特定项目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微课学习碎片化知识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实现灵活学习。社群学习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游戏化学习引入游戏元素如积分、等级、挑战等增强学习趣味性提高学习参与度。

学习效率大幅提高通过精准推送学习资源,避免时间浪费加速知识掌握,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互动性强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改变被动学习状态。学习体验更加个性化每位学生获得适合自身特点学习路径,避免一刀切现象实践能力得到强化,虚拟仿真环境提供充分实操机会,弥补实际设备不足缺憾教师教学负担减轻,智能系统承担部分机械性工作,教师应当集中精力关注教学设计创新。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策略系统实施,转变路径明确

升级硬件设施配置智能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环境为智能教学提供物质保障,部署智能教学平台整合学习资源管理、学习过程监测、智能推荐等功能打造一站式学习服务。完善网络安全机制保障师生数据安全,营造安全可靠网络环境,组织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智能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方法,鼓励教师参与智能教学探究探索新技术教育应用可能性,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经验交流分享,共同提高智能教学水平引导教师转变角色定位,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转变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支持教师开发智能教学资源,创建适合中职学生特点学习材料,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应用智能技术创新教学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优化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技术前沿知识,删减过时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同步,改革教学方法推广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强化实践环节。创新评价方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推进课程资源数字化开发微课、慕课等在线学习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加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邀请企业参与课程设计确保课程内容符合职业标准要求,建立课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技术发展趋势与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更新课程。建立产教融合共同体,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展订单式培养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人才,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任务,培养实战能力。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传授前沿技术知识与实践经验,共建智能实训基地,整合学校教学资源与企业生产环境为学生提供真实学习场景,建立就业反馈机制,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根据反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转变提供强大动力与技术支撑,传统教学模式面临诸多制约难以适应智能时代人才培养需求。通过智能技术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实现教学模式成功转变需要系统策略实施,包括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提升教师能力、重构课程体系以及深化校企协同等方面协同推进。未来中职计算机教学应持续关注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创新应用模式,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复合型技术人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凯旋 .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中职计算机动画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J].学周刊 ,2025,(17):22-24.

[2] 丁浩 . 基于 AI 技术的中职计算机分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C]// 浙江省高等学校档案学会 . 档案教育融合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25:14-16.

[3] 王静 .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索 [J]. 知识文库 ,2025,41(0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