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初探
梁方勇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要:传统评价方式侧重于对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考核,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步和个体差异。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畏惧感,降低其学习积极性,还抑制了学生潜能的全面发展。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考查,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进步情况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改进。基于此,本文章对大学体育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大学体育;过程性评价;应用实践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过程性评价逐渐受到重视,其能够深入到学生体育学习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促进其体育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一、大学体育教学中传统评价方式的局限性
(一)评价主体单一
传统大学体育教学评价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依据有限的课堂观察和既定标准评判,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与个体差异。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虽努力但课堂表现不突出,被低估。这种单一主体评价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限制了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结果存在片面性与局限性。
(二)评价内容片面
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测试成绩,仅关注学生在短跑、跳远等项目中的达标数据,以及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技巧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转变、努力程度、团队协作能力、体育知识理解运用等方面。有的学生虽体育技能一般,但在团队比赛中积极组织协调,却未在评价中得到体现。这导致评价无法完整反映学生的体育素养,不利于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体育能力和综合素养,限制了体育教育的多元价值体现。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优势
(一)全面反馈学习情况
过程性评价贯穿大学体育教学始终,能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日常训练表现、课堂参与度等多方面给予及时反馈。学生在武术课程中每次动作细节的改进、参与小组练习的积极性都能被关注到。这有助于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也能让教师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进步速度和学习难点提供个性化指导,从而有效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注重学习态度与努力
过程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的评价。在大学体育教学里,无论学生起点高低,只要积极参与、努力付出都会被认可。在长跑训练中,原本体能较差但始终坚持训练、不断挑战自我的学生,其努力会在过程性评价中得到体现。这种评价方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克服对体育课程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更注重自身的成长与进步,而不仅仅是追求最终成绩,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积极的体育价值观。
三、大学体育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实践
(一)建立详细的学习档案袋
为每位学生建立体育学习档案袋,记录其在整个学期或学年的体育学习历程。档案袋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测试数据,如体测成绩的每次记录及变化趋势分析;日常课堂训练表现,如参与度、技能掌握进度的教师评语;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如参加体育社团活动的证明、自主锻炼的计划与总结等。在田径课程中,档案袋会记录学生每次短跑、长跑测试的成绩、训练中的技术动作改进要点以及参加校运会等相关赛事的经历。定期组织学生回顾档案袋内容,让他们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成长与不足,从而明确努力方向。
(二)实施多元主体评价
教师评价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掌握程度、课堂表现等进行全面评估。鼓励学生自评,让他们反思自己在体育学习中的态度、努力程度、目标达成情况等。在排球课上,学生自我评价对发球、接球技术的掌握熟练程度以及在团队练习中的协作表现。开展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评价成员在团队活动中的贡献、沟通能力、体育精神等。如在篮球比赛后的小组互评中,学生可以评价队友的战术执行、防守积极性等。多元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视角提供全面且客观的反馈,增强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度,促进他们积极改进。
(三)设定阶段性目标与考核
将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按照学期或教学模块划分为若干个阶段,为每个阶段设定明确且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相应地制定考核标准。在体操教学中,第一阶段设定基础动作规范掌握的目标,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的翻滚、平衡动作的准确性与流畅性;第二阶段侧重于动作组合与难度提升,考核则围绕组合动作的完成质量与创新性展开。教师在每个阶段开始前向学生详细讲解目标与考核要求,使学生有清晰的学习方向。阶段考核结果不仅作为评价依据,还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该阶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策略,同时也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逐步提升体育能力。
(四)利用数字化工具辅助评价
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手段,丰富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与数据收集渠道。利用运动APP记录学生的课外跑步里程、运动时长、消耗卡路里等数据,在游泳课程中,通过智能手环监测学生的心率、划水次数、游泳速度等信息,为评价学生的体能训练效果提供量化依据。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录制软件,记录学生的体育技能展示,如武术套路、舞蹈动作等,通过慢放、回放等功能进行精准分析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开展体育理论知识的测试、问答交流等活动,记录学生的参与度与成绩,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评价的高效性与准确性。
(五)开展体育项目探究式学习评价
设计以探究式学习为导向的体育教学项目,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在户外运动课程中,教师设定“校园定向越野路线设计与实践”的项目任务。学生分组进行校园地图研究、路线规划、障碍设置等探究活动。评价过程贯穿项目始终,包括小组方案制定的合理性评估、实地勘察中的团队协作表现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评价以及最终项目成果展示的创新性评价等。这种评价策略注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实践能力提升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体育项目背后的知识与技能,将学习过程转化为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与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之,大学体育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通过多样化的应用方式,它打破了传统评价的局限性,使体育教学不再只关注最终成绩,而是更加重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轨迹。在未来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应进一步深化过程性评价的应用,持续探索创新,使其与体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良好体育素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大学体育教育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蒋维震.大学体育管理评价体系构建分析[J].体育风尚,2022,(06):131-133.
[2]郑海媚.大学体育有效教学学生评价量表的编制[D].广州大学,2022.
[3]李霄潇.大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标准化改革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2,(08):158-160.
[4]苏文杰.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实施过程性评价方案优化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学校体育分会).河南大学体育学院;2022:2.
[5]刘萍.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过程性评价研究[J].天中学刊,2022,37(01):154-156.
作者简介:梁方勇(1975.9-),男,汉族,黑龙江鸡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