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

李嘉仪 佘慧琳 尚书心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本文深入剖析了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诸多困境,包括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主体职责不清、溯源难度大、消费者维权困难等。重点阐述了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出路,涵盖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监管主体责任、建立高效溯源机制、加强消费者教育等方面。旨在为提升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

关键词: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困境;出路

引言: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进口食品。然而,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有效地监管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境与出路展开深入探讨。

一、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境

(一)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针对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法律法规的制定速度。现有的法律法规在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的监管范围、监管标准、监管程序等方面存在一些模糊地带,导致监管部门在实际监管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难以有效地开展监管工作。

(二)监管主体职责不清

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包括海关、市场监管、商务等。然而,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存在监管重叠或监管空白的情况。例如,海关主要负责对进口食品的通关监管,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对进入国内市场后的食品进行监管,而商务部门则主要负责跨境电商的行业管理。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与配合,容易出现监管漏洞。

(三)溯源难度大

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的来源广泛,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供应链条复杂,给食品溯源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存在差异,导致食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平台上的食品销售者众多,且大多为小微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其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有效地落实食品溯源制度。

(四)消费者维权困难

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的交易具有跨国性和虚拟性,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后,如果发现食品存在安全问题,往往面临着维权困难的情况。首先,消费者难以确定食品的销售者和生产者,无法直接向其主张权利。其次,跨境电商交易的证据收集和保全难度较大,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难以提供有效的证据。此外,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的纠纷解决机制还不够完善,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时间长、成本高、效果差等问题。

二、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出路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立法进程。针对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需求,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的监管范围、监管标准、监管程序等,为监管部门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加强对跨境电商平台的法律约束,明确平台在食品销售中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平台的经营行为。

统一监管标准。鉴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存在差异,应积极推动国际间的食品安全标准协调与统一。在国内,制定适用于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的统一监管标准,确保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加强对进口食品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监管部门和企业对标准的认识和执行力度。

完善法律责任制度。明确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各环节参与者的法律责任,包括生产者、销售者、平台经营者、物流企业等。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同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确保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明确监管主体责任

建立协调机制。建立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明确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成立由海关、市场监管、商务、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监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强化海关监管。海关作为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的第一道监管防线,应加强对进口食品的通关监管。严格审核进口食品的报关资料,对食品的来源、成分、质量等进行查验。加大对非法进口食品的打击力度,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国内市场。

加强市场监管。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进入国内市场后的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的监管。加大对食品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假冒伪劣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食品抽检制度,对重点食品进行定期抽检,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发挥平台作用。跨境电商平台作为食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应承担起相应的监管责任。建立严格的食品准入制度,对入驻平台的食品销售者进行资质审核。加强对平台上食品销售行为的监督管理,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食品进行下架处理。

(三)建立高效溯源机制

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跨境电商进口食品溯源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对进口食品从生产、运输、通关到销售的全过程追溯。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或查询溯源平台,了解食品的来源、生产过程、质量检测等信息,增强对食品的信任度。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国际间的食品安全合作,与进口食品来源国的监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及时了解进口食品在生产国的质量安全状况,提高溯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溯源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跨境电商进口食品溯源水平。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进口食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建立健全食品溯源管理制度。生产企业应如实记录食品的生产过程和原料来源,销售企业应记录食品的销售流向,物流企业应记录食品的运输过程。各企业应将食品溯源信息上传至溯源平台,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四)加强消费者教育

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向消费者宣传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进口食品。同时,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对食品标签、保质期、添加剂等的认识和鉴别能力。

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加强对消费者的维权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向消费者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告知消费者在购买跨境电商进口食品时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购物凭证、聊天记录等。同时,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举报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避免盲目跟风购买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向消费者介绍国内食品市场的发展情况和质量安全状况,鼓励消费者选择国内优质的食品产品。同时,加强对跨境电商进口食品价格的监管,防止价格虚高,维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结语

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监管主体责任、建立高效溯源机制和加强消费者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困境,提升监管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加强国际合作,为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的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曾艳.跨境电商食品安全风险与监管的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22,(27):12-15.

[2]吴鹏,黄斯骏.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困境与出路[J].食品科学,2022,43(15):396-403.

[3]殷冉,俞晔,李静静,陈君义,王毅谦.跨境电商进口食品监管现状分析及对策[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03):1160-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