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味地黄汤加减联合消渴丸对2型糖尿病的应用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张得璐
房山区河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2417
【摘要】目的:本文探究中药联合用药方法(消渴丸+麦味地黄汤加减)对2型糖尿病的干预优势和积极性。方法:纳入2023.01-2024.03治疗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拆分2组(各70例),西医(二甲双胍)、中西医结合治疗(二甲双胍+消渴丸+麦味地黄汤)分别引入对比组、试验组中,探究差异。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FPG、2hPG、HbAlC均更低,其疗效更高(P<0.05),但两组在不良反应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血糖,缓解症状,获取较好的干预效果,且不会增加药物副作用,可以作为安全、高效的降糖方式。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消渴丸;麦味地黄丸;血糖
2型糖尿病为患病频率较高的代谢类疾病[1],其常表现为容易感到饥饿、进食次数较多、体重快速降低、多尿、尿频等症状,血糖长时间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不仅可影响患者血管功能,还可以损伤体内脏器功能,诱发较多重症并发症,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2]。随之国内饮食习惯转变和经济水平提高,国内糖尿病患者人数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增长[3]。这类患者需要采取积极干预措施,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或联合药物控制,将血糖降低到合理范围,以减少器官损伤程度,以延长生存周期。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为主要西医干预方案,应用频率相对较高的药物为二甲双胍,虽然其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但该类药物应用后,不良反应率也相对较高,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可影响患者用药积极性。相比于西药治疗,中医药存在一定干预优势,一是可以针对临床个体症候采取对症用药,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从而改善病情,二是中药安全性相对较高,临床较少出现不良反应,三是中医在消渴类疾病上具有上千年的治疗经验,其临床疗效较为突出。本文认为消渴丸和麦味地黄汤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病情,还可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现将其引入糖尿病诊疗中,探究其实际干预效果,以便临床推广,现如实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3.01-2024.03治疗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拆分2组(各70例)。
纳入条件:无认知障碍;无沟通障碍;依从性相对较高;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无药物过敏症状;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无恶性肿瘤;免疫系统基本正常;无严重并发症。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者;传染性疾病者;不配合完成研究者;资料缺损。
自然信息相似(P>0.05)。见表1。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比组:西医,口服二甲双胍(H20060230),每日1次,每次0.5g。
试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如上,中医联合应用消渴丸(Z44020045)、麦味地黄汤,前者每日3次,每次2.5g,后者基础处方为太子参30g,生地、酒丹参、麦冬、黄芪各20g,酒萸肉、淮山、茯苓、北沙参、天花粉各15g,川楝子、牡丹皮各10g,田七、五味子各6g,且后者可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加减用之,以符合病情,达到较好的用药效果,如果肾阳不足、怕冷、四肢不温者可以加肉桂、干姜各8g,黑顺片10g,如果患者脾胃虚弱,容易疲倦,气短乏力,则可以加酒黄精、党参各13g,如果患者阴虚较为严重,内生燥热,可以加黄柏、知母等药物退虚热,一般每味药各10g左右,每日煎2次,分2次服用。
干预周期为30天。
1.2.2质量评估
对比血糖(FPG、2hPG、HbAlC)、不良反应(呕吐、恶心、腹泻,统计总发生率)、疗效(以血糖恢复正常无明显不适症状为显效,以血糖显著改善、症状改善为有效,不满足为无效,统计疗效[4])。
2结果
2.1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的FPG、2hPG、HbAlC均更低,其疗效更高(P<0.05),但两组在不良反应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在中医看来,其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与饮食不当(过度进食糖、油腻食物)、肾脏先天不足、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其属于“消渴”疾病,其主要病理表现为体内阴液损耗,很多脏器呈现脱水情况,为改善脏腑功能,调节患者身体情况,需要以滋阴补益肝肾为主,以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且其对血糖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具有较为明显的干预优势。本文在临床诊疗中,发现消渴丸和麦味地黄汤存在良好的干预效果,联合应用时,可以显著改善血糖,缓解临床症状。其中消渴丸属于滋阴补肾类中成药,包含淮山、生地、黄芪等药物,其可以有效滋养体内阴液和津液,还可以调节肾脏功能,以滋生阴液,调节身体状态,同时利用天花粉、葛根等药物,以发挥清热解毒、止渴作用,可以改善消渴症状。麦味地黄汤中可以借助麦冬、生地等滋阴补肾健脾类药物,以改善阴虚肾虚症状,还可以利用田七、牡丹皮等药物以疏通血糖,改善血管功能,利用茯苓等药物加快水液代谢速度以改善尿频情况,上述药物联合应用可以减少不适症状,也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改善病情。本文也发现,相比于西医,增加中药联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糖,还可以获取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增加,其干预优势明显。
总而言之,中药联合用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血糖,缓解症状,获取较好的干预效果,且不会增加药物副作用,可以作为安全、高效的降糖方式。
参考文献
[1]鲁冬梅,陆芝兰,何武权.消渴丸联合麦味地黄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3,44(03):40-41.
[2]蒋小红,邹春芳.麦味地黄汤加减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5):92-94.
[3]梁友侠.麦味地黄汤加减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03):53-54.
[4]李华荣,余婷.麦味地黄汤加减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21):3380-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