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GC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研究

作者

吴一平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330200

摘要: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AIGC正在社会各领域得到普遍应用,AIGC的出现对提升生产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AIGC正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产生深远影响。AIGC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在教学改革具体实施中存在教师对AIGC缺乏适应性、教材开发中AIGC应用不足、教学方法与AIGC联系不紧密等问题。联系AIGC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应当做到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AIGC适应能力;整合教材资源,全面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关注AIGC技术渗透应用。

关键词:AIGC;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引言:

AIGC是指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大型预训练模型等人工智能的技术方法,通过已有数据的学习和识别,以适当的泛化能力生成相关内容的技术。在现阶段AIGC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也在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冲击,充分适应AIGC发展才能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文章就AIGC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AIGC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现策略,以供参考。

一、AIGC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教师对AIGC缺乏适应性

当前部分教师对AIGC的适应能力不足,大多只是以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和思路开展指导活动,而忽略了AIGC相关技术应用的创新优势,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活动设计与实施相对死板,对学生认知需求把握不足,这些因素极大限制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AIGC技术应用未能取得预期成效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同样容易受到限制。

(二)教材开发中AIGC应用不足

教材开发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AIGC在教材开发中的应用仍然有待深化,教师大多只是选用市面上已有的教材,而对校本教材开发缺乏关注,由此影响了后续学生的专业发展。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投入不足,没有真正形成与市场需求紧密关联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相对死板、缺乏灵活性的现象仍然存在,再加上对AIGC应用不足,由此导致后续课程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AIGC联系不紧密

教师方法影响了高职学生学习体验,教学方法改革关系到高职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目前AIGC与教学方法改革相契合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具体实施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大多只是关注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而忽略了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AIGC的灵活运用。在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学生学习体验不够深入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效果和预期存在一定差距,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很难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AIGC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现策略

(一)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AIGC适应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当前AIGC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同样也要随之做调整,以提高教师AIGC时代适应能力为重要导向,建立起更加全面完善的师资管理体系,具体应当从如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强高素质教师人才引入,根据现阶段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特点,应当考虑到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方面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形成相对应的教师人才引进机制,将是否具备AIGC应用能力作为教师人才引入的重要依据,在此过程中充分保障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整体成效,从师资建设的视角出发,不断提高后续教学工作的实施效果。第二,做好对教师AIGC适应能力的培养,目前AIGC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社会各领域都与AIGC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考虑到教师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将AIGC的相关应用方法作为教师培训的依据,从而帮助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教师日常教学中使用AIGC的能力。

(二)整合教材资源,全面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全面整合与拓展教育资源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不容忽视,目前AIGC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应当借助AIGC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个人化的学习选择。对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与自身职业能力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AIGC技术为基础全面推进教学资源整合以及模块化课程开发有其必要性。AIGC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生成能力,通过对高职学生学习表现以及专业课程学习能力的评估,能够获取学生的各项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后续优化课程结构的依据,搭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后续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支持。因此需要充分关注大数据的灵活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形成学生数据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平台,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带来的积极影响,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多元的选择,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创新教学手段,关注AIGC技术渗透应用

全面创新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AIGC技术渗透与应用进一步深化的同时,应当建立起更加全面完善的教学指导体系,根据学生学习表现优化教学设计,为后续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AIGC本身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因此需要关注学生基于AIGC的自主学习和思考,构建网络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成长空间,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目前AIGC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其技术应用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引导学生基于网络学习平台自主独立思考的情况下,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打破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后续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落实奠定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AIGC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必须与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相契合,在教师改革、教材改革和教法改革三个方面作出新尝试,更好地满足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发展需要。基于AIGC应用带来的积极影响,深入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多元构建,确保AIGC应用转化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提升的动力,为后续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保障护航。

参考文献:

[1]薛瑞英,陈磊.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数字化改革的困境、风险与路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4,(24):8-12.

[2]万良,敖茂尧,李继宏.“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信息化,2024,(08):97-99+104.

[3]马瑞,周勇浩,马静.基于“岗课赛证”融合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改革实践[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36(04):530-533.